Introduction


题目:喜欢还是不喜欢?个体对他人偏好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题目:无言的否定 - 非言语状态下个体对否定概念理解的实验研究

考虑到人类语言的核心特征,以及将来研究非人灵长动物的可能性,本项目的最初动机是如何不用言语刺激去研究逻辑学或其他形式语言中基本连接词的含义,如否定、析取、条件等。

否定是形式语言中最基本的一个逻辑词,给定一个集合 {A, B, C}, “Not-A” 的意思实际上就是 “B 或 C”。我们的实验中有一个行为主体、两个箱子、和三个物体。假设“左边箱子” 里装有物体 “A”,“右边箱子” 里装有物体 “B”。实验的关键控制为 “右边箱子” 是否是关着的。如果右边箱子是开着的,则行为主体知道箱子里的物体是 “B”;如果右边箱子是关着的,则行为主体就不知道箱子里的物体是“B” 还是 “C”。假设两种情况下,行为主体都选择了右边的箱子。此时,如果当右边箱子是关着的时候,A 的偏好排序在统计学上低于当右边箱子是开着的时候 A 的偏好排序,则说明被试有一个否定的概念,即 “行为主体不喜欢A”。

又因为我们系统性的控制了行为主体和被试的视角情况,所以本实验也可以用来研究行为主体和被试的视角对被试反应的影响,即心理理论。

本项目没有特别直接的相关文献,但是下面两篇我觉得比较重要:

  • 这篇文章 (原文) 是这个实验思路的最初来源:Baker, C. L., Jara-Ettinger, J., Saxe, R., & Tenenbaum, J. B. (2017). Rational quantitative attribution of beliefs, desires and percepts in human mentalizing. Nature Human Behaviour, 1(4).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17-0064

  • 这篇文章 (原文) 探讨了视角和心理理论的问题:Deschrijver, E., & Palmer, C. (2020). Reframing social cognition: Relational versus representational mentaliz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6(11), 941-969. https://doi.org/10.1037/bul0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