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Heyes, C. (2014). False belief in infancy: a fresh look. Developmental Science, 17(5), 647–659. https://doi.org/10.1111/desc.12148
婴儿是否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这一议题经过20多项关于婴儿视觉行为实验的研究似乎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结论为时尚早。首先作者认为关于婴儿错误信念的研究结果是基于低水平的新奇性。 低水平的新奇性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知觉新奇性和想象新奇性。知觉新奇性是指测试刺激的颜色、形状和动作之间的新的时空关系,想象新奇性指测试事件被记得或想象在颜色、形状和动作之间有新的时空关系。低水平的新奇性解释假设:感知、注意、动机、学习和记忆等领域的一般过程,完全负责编码婴儿在FB实验中看到的事件,并调节婴儿的观察行为。类似于FB的解释,低水平的新奇性解释假设婴儿在FB实验中的观察行为反映了测试事件违背预期或令人惊讶的程度。这种新奇性表现在较低的表征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婴儿所目睹的事件是用颜色、形状和动作来表示的,而不是agent对物体的动作。 信念诱导”变量在婴儿FB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实验操作旨在让婴儿将一个物体的属性归为真或假。作者认为信念诱导变量对婴儿的视觉行为有影响——不是通过改变婴儿归因给别人的信念,而是通过改变婴儿自己对实验对象的信念。
从知觉新奇性解释实验的研究结果: ¶
为保证替代解释的有效性,作者以同样的,统一的方式对原始解释所包含的所有现象进行了解释,在此不一一列举,各选一例来进行说明。
以蓝精灵实验为例: 信念诱导变量:作为agent的蓝精灵在场或不在场。通过视频呈现给7个月大的婴儿。 实验过程有三个阶段:熟悉、信念诱导和测试 在两次熟悉试验中,当一个球在挡板后滚动时,蓝精灵是可见的。球在电脑屏幕的右边出现(右移),回滚到挡板后(左移),这时,挡板向前倒下,露出了球。在测试事件中,同样是在蓝精灵可见的情况下,挡板向前倒下,但后面什么也没有。在测试之前,婴儿看到的信念诱导序列因条件而异。In the Familiar-Present condition (即P+A+),婴儿看到的一系列球的运动类似于在熟悉试验中出现的—右移+左移,整个过程中都有蓝精灵存在。In the Familiar-Absent condition(即P+A-),蓝精灵在右移过程中在场,但左移过程中不在场。在另外两种情况下(Novel-Present, 即P-A-) or (Novel-Absent, 即P-A+),婴儿看到右移+左移+右移。 第一个实验表明,婴儿在Familiar-Present 条件下看测试事件(挡板倒下无球)的时间比在Novel-Present条件下更长。低水平的新奇性解释表明,这是因为Familiar-Presen信念的诱导序列(右左)更像熟悉实验的序列(右左),而不是Novel-Present信念的诱导序列(右左右)。 在第二个实验中,Novel-Absent条件下的婴儿看测试事件的时间比Novel-Present条件下时间长——即婴儿对前者更惊讶。在这两种情况下,信念诱导过程中都出现了新的右-左-右序列。然而,由于追溯性干扰,在Novel-Absent条件下,该序列与熟悉实验不同的部分很可能因序列末尾的蓝精灵再次出现而受损。因此,在Novel-Absent条件下编码的信念诱导事件比在Novel-Present条件下编码的信念诱导事件更像熟悉试验中的事件,导致更强烈的预期:信念诱导序列将以与熟悉实验相同的方式结束,即看到球。这种低水平新奇性的解释适用于Kovacs团队所做的另外两个对照实验。
从想象新奇性解释实验的研究结果: ¶
以Blue hair实验为例: 该实验使用存在和不存在的信念诱导变量来调查14.5个月大的婴儿关于错误认知的推理。实验过程有三个阶段:熟悉、信念诱导和测试。在熟悉阶段,婴儿们看到一个agent伸手去拿一个蓝头发的洋娃娃,并远离一个玩具臭鼬。此过程重复四次。在测试试验中,婴儿看到同一名agent伸手去拿一个“普通的盒子”或一个颜色和形状与之相同、上面粘着一束洋娃娃的蓝色头发的盒子(“发盒”)。在中间的信念诱导序列中,当agent在场(即TB条件)或agent不在场(即FB条件)时,婴儿看到的是娃娃被放在普通盒子里,而玩具臭鼬被放在发盒里。TB条件下,当agent伸手去拿放臭鼬的发盒时,婴儿注视的时间比agent伸手去拿放洋娃娃的普通盒子长。FB组的结果则相反。 为了解释这些结果,需要考虑婴儿对测试对象的想象,以及这些图像如何使测试事件与实验早期编码的事件相似或不同。因此,作为对信念诱导试验中出现的事件进行编码的结果,TB条件下的婴儿很可能会想象:盒子的墙壁是透明的,普通测试盒是洋娃娃所在的普通盒,头发测试盒是臭鼬所在的发盒。在这种情况下,与熟悉试验(伸向洋娃娃和远离臭鼬)相比,伸向发盒里的臭鼬这一测试事件会更新奇,因此会比伸向普通盒子里的洋娃娃这一测试事件吸引更多的目光。装有臭鼬的发盒和熟悉的目标有相同的蓝色头发,但在其他方面完全不同(颜色,形状)。FB条件下,在测试试验中,agent的再次出现很可能破坏了对之前事件的记忆,那么FB婴儿就不会想想象普通盒子里的洋娃娃和发盒里的臭鼬。在测试中,他们只是看到伸向蓝色头发的盒子或伸向没有蓝色头发的盒子的运动。后者在感知上更新颖,因为在熟悉试验包括伸向蓝色头发的移动。
方法上的建议: ¶
FB假说和低水平新奇性假说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在解释婴儿在FB归因测试中的行为表现的效果相当,这两种假说提供了结构相似且同样统一的解释。对于二者的这种关系,作者认为可以使用新的实验策略来打破僵局。
Inanimate control sequences ¶
有人认为,FB假说和低水平新奇性假说是等同的,后者只是用另一种术语描述了婴儿拥有内隐心智理论意味着什么。这是可接受的,在原则上,人们可以以一种极其自由的方式来定义“内隐心理理论”,即在某些情况下,使行为主体的行为与社会伙伴的精神状态保持一致的任何一组心理过程。在这个极端自由的定义下,即使是那种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对低级新奇事物做出反应的领域通用机制,也可以算作心智的内隐理论。这也意味着,非常广泛的物种——包括所有表现出习惯化和非习惯化的动物——有内隐心智理论。如果研究人员想要追寻与人类社会行为相对于所有或大多数其他动物的复杂性有关的心理理论,就需要对所谓的内隐心智理论进行一些限制。 迈向有用定义的第一步自然是要求领域专一性;只有在有证据表明机制致力于或特别擅长处理其他主体的行为时,才将其描述为构成内隐心理理论的机制。在这个适度自由的定义上,如果不参考“行为规则”,婴儿的FB研究将不能被解释,则婴儿FB研究证明了婴儿有内隐心智理论。心智表征原则上指明了一个行为主体在特定的、可观察到的条件下会做什么。低水平新奇性假说表明,迄今为止的婴儿FB研究结果可以不依赖行为规则或任何其他领域特定的心理过程来解释,因此,即使相对于适度自由的定义,这些结果也没有提供内隐心智理论的证据。 要检验低水平解释与婴儿应用行为规则的假设之间的关系,一个明显的方法是使用无生命对照。在这些对照条件下,婴儿所看到的事件序列,将生物agent所具有的特征排除在外,但具有agent作用于物体的所有低级特征。这种方法已经在成人中成功地用于区分特定领域的模仿理论和一般领域的描述(Leighton, Bird & Heyes, 2010),但是还没有被用于婴儿FB的研究。使用无生命的控制序列将要求所有的刺激都呈现在视频中,注意,通过对无生命序列的仔细引导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监测,确保婴儿对有生命和无生命序列的关注是平等的。可使用眼球追踪技术来完成。
Self-informed belief induction ¶
许多研究人员想进一步限制内隐心理理论的定义及FB实验中婴儿的注视行为是否受行为规则控制,还是“真的”涉及到心理状态的属性。公认的是,真正的心智化包括超越环境和行为之间可观察到的关系,并将这些规律表示为具有有意内容的不可观察的因果状态的指示。在不需要语言的测试中,如何从经验上区分这种意义上的心智化与单独使用行为规则?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使用一个“自我认知”的信念诱导变量,即如果婴儿有心智能力,她只能从自己的经验中推断出一个人能看到什么或不能看到什么,因此相信或不相信。自我信息信念诱导的逻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不同的模式(视觉、听觉、触觉)中使用各种具体的感知障碍(护目镜、面罩、耳机、手套),它可以与目前用于测试婴儿FB归因的任何程序相结合。 下面将使用眼睛、视觉和Onishi和Baillargeon(2005)的FB归因的原始非语言测试来具体说明:在实验过程之前,婴儿将亲身体验两个眼罩,一个是半透明的(红色),另一个是不透明的(蓝色)。但在其他agent佩戴时,它们的外观是相同的。在实验前阶段,婴儿不会看到其他agent佩戴眼罩,或发现当红色和蓝色眼罩插入agent和其他物体之间时,agent行为不同。相反,在游戏的环境中,婴儿会自己戴上每一种面罩。通过这种经验,他们将了解到,红色的眼罩仍然可见,而蓝色的阻碍视觉。在接受这一经验的预训练之后,婴儿将经历Onishi和Baillargeon最初实验中使用的熟悉、信念诱导和测试程序,但信念诱导变量是红色/蓝色眼罩,而不是agent存在/不存在。自我认知的信念诱导变量,与主体是否能看到关键事件相关,因此对关键事件有真实的信念。与通常使用的信念诱导变量不同的是,它在看到和相信方面不会被低级特征所混淆,也不能轻易地编码到纯粹的行为规则中。
Senju等人一项研究(2011)使用了一个自我信息的信念诱导变量来测试,在主要程序开始之前,婴儿接受了预训练,在婴儿的眼睛和各种物体之间放置“不透明的”或“欺骗性的”眼罩,实验人员询问物体的位置。例如,当眼罩放在婴儿和玩具兔子之间时,实验者会问“兔子在哪里?”不透明的眼罩是真正不透明的,但欺骗性的眼罩由于缺少厚厚的内层织物,所以是半透明的。在Senju等人(2011)报告的结果中有一个有趣的歧义:婴儿在测试中未能区分两个盒子,这可以被解释为一个证据,即欺骗组将一个真实的信念(玩具不在任何一个盒子里)归于agent。如果不透明的那一组因为把FB归为agent而对左边的方框表现出偏好,这是有可能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不透明组在测试中区分了盒子,而欺骗组没有,因为这组婴儿较少被蒙眼分散注意力,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在信念诱导试验中看到玩具被移出现场。这种可能性强调了需要在在训练前使用的遮挡和非遮挡物体是否根据其特定的、与感知相关的属性产生效果,而不是根据婴儿对其或多或少的兴趣或厌恶程度。
Senju等人(2011)采用的训练前程序的某些特征,是基于Meltzoff和Brooks(2008)的模型,突出了另一对重要的实施问题:首先,在预训练过程中,婴儿不应该能够感知遮挡物和非遮挡物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在婴儿的日常经验中与某一媒介的不同行为相关。第二,在预训练期间,代理/实验者在面对遮挡物和非遮挡物时不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