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Heyes, C. (2014). Submentalizing: I am not really reading your mind.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9(2), 131–143.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3518076 论文原文
作者研究成年人参与内隐心理化的五个主要证据来源。在每一种情况下,作者为结果提供了一种替代的次心理化解释,并讨论了能够区分内隐和次心理化解释的实验。次心理化过程是一种领域的认知过程,它不涉及对精神状态的思考,但可以在社会环境中产生行为,看起来似乎是由对精神状态的思考控制的。
Attentional Orienting in the Dot Perspective Task ¶
在点透视任务中,每次试验中,P看到一张图片,其中一个虚拟角色agent,面朝左或面朝右站在房间里(见图1,面板a和b)。
分为几种情况:头像前面的墙上有点,头像后面的墙上有点,头像前面和后面的墙上都没有点,头像前后的墙上都有点,头像前后的墙上都有点。数字(0-3)在图片出现之前出现。在自我测试中,参与者的快速任务是确认数字是否与他在图片中看到的点的数量相对应。在其他试验中,参与者的任务是确认这个数字是否与agent能看到的点的数量相对应。自我试验和其他试验都有两种结果:一致和不一致。在一致试验中,参与者和agent可以看到相同数量的圆点。在不一致的试验中,参与者和虚拟角色可以看到不同数量的圆点。点透视任务的结果表明在自我不一致的试验中,“是”的反应比在自我一致的试验中要慢。在自我试验中,参与者不需要考虑agent的视角,当agent看到的点的数量与参与者看到的不同时,P会更慢地确认数字所代表他可看到的点的数量。这种自我一致性效应为内隐心智化提供了证据的观点基于两个假设:一,这种效果是由自动的(隐式的)过程而不是受控的(显式的)过程产生的。二,产生自一致性效应的自动过程是agent所能看到的东西的过程。因为“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状态,代表“看”的过程就是“心理化”过程。 作者给出的次心理化角度的解释:(1)agent的特征起到一个方向性的作用(2)这些特征调节的是代表屏幕一侧的圆点数量的过程;并未将这个数字表示为agent可以看到的数字。在不一致的试验中,左侧的数字与屏幕上的总数冲突,后者根据任务说明进行计算。在给出正确的“是”回答之前,必须解决这个冲突,因此响应时间比没有冲突的一致试验组慢。 在以箭头作为agent的点透视任务的实验中,获得了与以人物为agent的实验相当量级的自洽效应。箭头具有方向性而非agent性特征,它不是精神状态归因的合适目标。因此,箭头在产生自洽效应方面的有效性支持潜意识假说,而非内隐心智化假说。Spatial Coding and the “Social” Simon Effect ¶
在标准的Simon任务中,参与者通常对非空间刺激属性做出空间定义的选择反应。例如,他们被告知当刺激物是红色时按左键,当刺激物是绿色时按右键。虽然刺激的位置在技术上与任务无关,但参与者表现出空间共存效应;当刺激出现在屏幕的同一侧时,响应速度会更快。例如,当需要右侧反应的绿色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而不是左侧时,反应会更快。当参与者被赋予“go–no-go”任务而不是Simon任务时,这种空间共存效应通常是不存在的。例如,如果他们被要求在刺激物为绿色时按右键,而在刺激物为红色时什么也不做,当绿色刺激物出现在屏幕的左右时,他们的反应同样迅速。然而,当两个人一起执行一个Simon任务时,空间共存效应会恢复。即当甲用右键响应绿色时,同伴乙用左键响应红色时,当甲的绿色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而不是左侧时,甲反应会更快。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西蒙效应。社会西蒙效应的内隐心理化解释(agent)是一个自动过程产生的(参与者是在时间压力下做出反应的)(b)代表了同伴的意图。鉴于在单独测试中观察到的标准西蒙效应依赖于参与者有两个意图,自动过程代表同伙意图的想法是合理的。 次心理化假说提出坐在参与者左边的同伴只是众多刺激类型中的一种,可以诱导参与者自动编码自己的反应,不仅仅是按下按钮,而是按下“右”按钮。表示为“左”的刺激(例如屏幕左侧的绿色刺激)会干扰表示为“右”的响应,但不会干扰缺乏空间表示的响应。因此,这种子心理化解释预测,当一个同伴或另一个显著对象被定位时,就会观察到空间共存效应,从而提供一个参照系,激发参与者的反应的空间编码。现在有证据表明,社会西蒙效应(agent)在助手活跃且可见,但在参与者手臂够不到的范围内时失效;(b)在同谋者不在场但参与者反应的“正确性”由一个抚摸装置来定义时持续。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精确地确定一个对象需要什么样的特征来激发参与者的反应的空间编码。Spatial Coding and Dancing Triangles ¶
刺激-反应相容性的研究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报告,即当三角形被解释为一个agent时,参与者会采用三角形的视觉空间视角。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看到两个等腰三角形以随机的方式漂浮;明显地以目标导向的方式回应对方的动作或者以观察者通常描述的心理状态的方式对另一个人做出反应。当参与者观看这些动画时,大三角形的一侧偶尔会出现一个点。参与者的任务是,如果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圆点在三角形的右边,就按右键;如果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圆点在三角形的左边,就按左键。一半的试验是一致的视角:三角形的锐角向上(正面),参与者和三角形的视觉空间视角是相同的。另一半试验的视角不一致:锐角向下,参与者和三角形的视觉空间视角是不同的。例如,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一个点在右边,从三角形的角度来看,它在左边。结果:当参与者观看引发目标相关和精神状态描述的动画时,致性试验比不一致性试验反应更快。而当他们观看以随机方式移动的三角形时则不是这样。内隐心智化解释:参与者会自动表现出三角形所能看到的东西或它对圆点位置的看法,而在不一致的试验中,它与参与者所看到或所相信的相冲突减慢了反应速度。 次心理化的解释认为,这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自动生成的空间编码,而不是三角形的心理状态的代表。在不一致的试验中,以物体为中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框架下的空间编码之间的冲突减慢了反应速度。 但因为一致性效应是在引发目标相关和精神状态描述的动画背景下观察到的,而不是在随机条件下。这引出了一种推断,即一致性效应依赖于参与者不仅将三角形视为一个对象,而且将其视为一个人。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意味着这种影响是由专门追踪精神状态的过程所介导的。然而,对刺激-反应相容任务中以对象为中心的空间编码的早期研究表明,这种推断是不成立的。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and Agent Smurf ¶
Kovács, Téglás, and Endress (2010)使用一种类似于通常用于测试婴儿心智化的程序,在成人中寻找内隐心智化的证据。 他们的参与者观看了展示蓝精灵的短片,蓝精灵是判断真假信念归因的假定对象,一个球和一个遮挡者(见图3)。每个短片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在各种条件下都是恒定的。在初级实验中,第一阶段显示蓝精灵将一个球放在一个闭塞器前面的桌子上,然后球移动到闭塞器后面。在最后一个阶段,蓝精灵出现在屏幕上,站在桌子旁边,遮挡器向前倒下,以显示球是否在后面。参与者的任务是一看到球就按下按钮。 短片第二阶段所展示的事件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所不同。在P+a+条件的第二阶段,当agent在场时,球进行了==两次==移动:它从挡板后面滚出,然后离开屏幕,然后从相同的方向返回,再次回到挡板后面。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后,蓝精灵离开了屏幕。因此,根据心理化解释,当测试(第三阶段)开始时,参与者(P+)和(a+)都相信(真实地)球在挡板后面。相比之下,在P - a -条件的第二阶段,球在蓝精灵离开屏幕前进行了==三次==移动:它从遮挡器后面滚出,滚回遮挡器后面,然后滚出并离开屏幕。因此,根据心理解释,参与者(P -)和agent者(a -)都相信(真实地)球不在挡板的后面。在==P - a+条件下,球做了和P - a -条件下一样的三步移动==,但蓝精灵在最后一步移动之前离开了屏幕。因此,参与者(P−)相信(真实地)球不在挡板后面,而agent(a+)相信(错误地)球在挡板后面。最后==,在P+a -条件下,球做了和P+a+条件下一样的两个动作==,但是当球离开屏幕时蓝精灵出现了,当它回到挡板后面时蓝精灵就消失了。因此,参与者(P+)相信(真实地)球在挡板后面,而agent相信(错误地)球不在挡板后面(a−) 关键结果表明,P - a+试验的反应速度比P - a -试验快。这为内隐心智化的证据提供了证据:当参与者认为agent认为球在封堵器后面时,他们的反应要比他们认为agent认为球不在封堵器后面时更快。 从次心理化角度解释:在P - a+条件下,反应比在P - a -条件下更快,是因为在P - a+条件下,一个感知上显著的事件——蓝精灵在第三阶段开始时的重现发生在最后的球移动之后。这个显著事件的立即发生,在P - a -条件中被延迟了,很可能在P - a+条件中引起追溯干扰:对前一个事件(最后一次球的运动)的记忆很差,这将使参与者对球不在挡板后的信心降低,因此当球出现时,他们的反应速度比P - a-条件下要快。该系列中的其他实验结果也与潜意识解释一致。在实验2中,在所有条件下,当一堆盒子代替第三阶段的蓝精灵时,关键结果被复制。在这个实验中,就像在实验1中一样,在P−a+条件下,在最后一个球运动后,一个突然的视觉刺激(盒子的出现)是一种特别有效地吸引注意力并因此引起回溯干扰的刺激,但在P−a−条件下没有。在实验3中,未观察到临界结果。在实验的所有阶段,一堆盒子代替了蓝精灵,它一直存在;它没有在第二阶段消失,在第三阶段再次出现,都没有可引起追溯干扰的事件。==为了检验内隐心智化假说与追溯干扰潜心智化假说之间的差异,还需要控制最终的球运动与随后的吸引注意力的视觉刺激事件之间的间隔。==
Distragentgentction and anticipatory Looking ¶
Southgagentte - Senju程序是另一个内隐心智化测试 就像蓝精灵的实验一样,该程序鼓励参与者将错误的信念归因于一个智能体,方法是向他们展示一个物体被移动了,而智能体看不到移动。然而,在Southgate-Senju程序中,表现是通过预期注视来衡量的,其中测量的是眼球运动而不是手动反应时间。agent是人,agent不能看到位移,因为他已经转身离开,而不是离开现场。在Senju等人使用的每一部短片中,人类agent都坐在包含两扇窗户的面板后面,分别位于参与者的左右两侧,每扇窗户下面都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agent的头可以从嵌板的上方看到。有4个熟悉试验和1个测试试验。在熟悉试验中,一个玩具出现在其中一个盒子的顶部,或者被一个木偶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这时,两扇窗户都亮了,响起了一种声音。然后,1.75秒后,一只手从装有玩具的盒子上方的窗户里伸了出来,伸向它。到第四次熟悉试验时,所有参与者都表现出了预期的表情;他们将眼睛移向1.75 s刺激间隔中手出现的位置。这表明参与者已经了解到窗户照明和音调预示着一只手的出现,而这只手将出现在玩具的一侧。测试总是从木偶把球放在左边的盒子里开始。然后它把球移到右边的盒子里,消失了。在这一点上,agent人明显地把他或她的头转开(向上、向后和向参与者的左边看)当agent把头转开时,木偶又出现了,把球从右边的盒子里拿了出来,从现场移走了。木偶消失后,agent转身向下看箱子,窗户被照亮,声音响起,并开始记录眼球运动.使用这种方法,Senju等人(2009)测试了正常发育的成年人和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两个有趣的结果:首先,和婴儿一样,正常发育的成年人倾向于将他们的第一个眼球移动到agent人最后看到玩具的位置,并且他们看这个位置的时间比看另一个位置的时间长。第二,自闭症患者没有表现出这种预期的注视效应;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第一次眼球运动和凝视时间在两个地点的分布大致相同。因此,正常发育的成年人表现得像婴儿,而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则不是 内隐心理化解释表明,婴儿和正常发育的成年人更快地、更长时间地看agent最后看到玩具的位置,因为他们把玩具在那个位置的错误信念归因给agent,预期agent的手会出现在那个地方。相比之下,尽管自闭症的参与者以某种方式学会了通过外显心智化任务,但他们的内隐心智化能力受到了损害。因此,患有自闭症的参与者不会把错误的信念归因于行为者。 次心理化解释认为,婴儿和正常发育的成年人被agent的转头分散了注意力。当agent转身时,他们看他的头及现在指向的区域,因此他们不太可能看到或记住当他看向别处时发生的玩具动作。因此,这些参与者看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agent错误地认为手会出现的位置。而自闭症患者较少被agent人的转头所分心(自闭症患者表现出较少的联合注意力行为)。他们不太可能跟踪agent头部的移动而知道玩具已经从现场拿走了,这就没有可靠的基础来预测agent的手会出现在哪个窗口。
Conclus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作者认为,上述实验迄今为止的结果并没有提供内隐心智化的证据。每个实验的结果都可从次心理化角度做出解释。内隐心智化的研究没有表明关键效应是针对有生命的刺激,也没有表明有生命的刺激是“特殊的”,因为它们的代理特征只是使它们成为心理状态归因的合适目标,而不是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抓住和保持注意力。作者建议使用“自我认知”信念诱导变量——如果参与者有心智能力,他只能通过从自己的经验中推断,来指示行为主体能看到或不能看到什么从而相信或不相信什么。作者还认为:人类可能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需要心智化。专用的心智化过程可能没有必要——同样的工作可以通过一般领域的过程来有效完成,比如那些涉及自动注意定向和对刺激及反应的空间编码的过程。不必假设这些通用领域过程的调节是为了跟踪精神状态,因为它们的发展特别依赖于与其他因素的互动,或者它们在社会环境中有选择地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运行。作者称它们为“次心理化”,这和其他领域的一般过程,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化提供了替代和基础。 例如,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行为体的反应的空间编码和相对于另一个行为体的方向刺激的空间编码很可能在使行动顺利协调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甲和乙一起搬家具,如果每个人都编码自己的动作,关键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对方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效率将十分高效。如果在进行这种空间编码时也代表对方看到的、相信的和打算的,人们就不清楚将会得到什么。因此,在行为协调任务中,领域通用的空间编码过程可以提供心理化的替代方法。对于通用领域的注意过程,即在社会环境中导致对物体和事件的强化处理,若位于同一agent面前,将倾向于使精神状态对齐。不管甲是否代表了乙的精神状态,如果甲和乙关注同一地点,他们更有可能在同一时间有相同的信念。
有人认为,除了外显心理化,任何心理过程如果产生的社会行为类似于思考精神状态所产生的社会行为,就应该被视为内隐心理化。即内隐心智化包含作者所描述的次心理化过程。然而,浅滩鱼和猎群狗具有模拟心智化行为产物的心理机制,产生追溯干扰和西蒙效应的过程甚至在像鸽子这样的低等生物中也存在。这样一来内隐心智化这个概念就不太可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人类独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