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Kovács, G. M., Téglás, E., & Endress, A. D. (2010). The social sense: susceptibility to others’ beliefs in human infants and adults. Science, 330(6012), 1830–1834.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90792
论文原文 ¶
研究背景 ¶
人类是由目标和认知等内在状态所引导的。没有推断他人精神状态的能力,社会将难以想象。社会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断他人意图和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重大进化难题的基础。例如,人类推断精神状态的能力可能是人类社会中合作社会结构进化的关键先决条件之一。然而,尽管这种“心理理论”(ToM)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很重要,但这种能力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以及它们的功能特征是什么,仍然是重要辩论的话题。 几十年的研究似乎表明,ToM在四岁之后就会出现。ToM的发展转变经常被用所谓的“错误认知任务”来评估。在这类任务中,儿童通常必须根据一个人的错误认知来预测他的行为,而忽略他们自己的真实认知。例如,孩子们面对的情境是,另一个孩子(比如约翰)把一个玩具放在橱柜里,然后离开了这个场景。在他不在的时候,玩具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比如,一个篮子)。三岁的孩子通常会预测,当约翰回来时,他会在篮子里而不是橱柜里找,因为他们自己知道玩具就在篮子里。也就是说,3岁的孩子没有考虑到,约翰不可能知道玩具在篮子里,因此(错误地)认为玩具在橱柜里。相比之下,大一点的孩子(和成年人)考虑到约翰的错误认知,并预测他会在碗柜里找东西。基于这些发现,有人认为ToM需要复杂的计算,并且发展相对较晚。 这些数据与ToM是自动和先天的可能性也许并不矛盾。孩子们可能在早期就拥有ToM能力;然而,这些可能会被参与这类任务的其他能力的缓慢发展所掩盖,例如抑制和选择或记忆能力
本实验关注的问题 ¶
尽管数据表明ToM能力可能在四岁之前就出现了,但另一个问题却很少受到实证关注:如果这种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天生的“社会认知”,那么它们应该是自发和自动的,对于其他人的认知应该即时地、毫不费力地计算出来,就像我们计算出我们在环境中感知到的表征一样。 第二个问题:对环境的表征和对他人认知的表征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与环境的大多数方面不同,他人的精神状态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有时与真实的事态不一致。我们可以表示“玛丽认为约翰在家”,即使我们知道“约翰不在家”。因此,我们对环境的认识不能可靠地预测他人认知的内容,他人的认知也不能可靠地预测环境的状态。因此,对他人认知的表述可能会以一种反映其内容与当前事态无关的方式进行存储。至关重要的是,如果这些表征与环境无关,它们也不应该影响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虽然这一猜想似乎与关于他人认知的表征是通过专门机制计算的提议相一致,但还有一个更精简的假设。很明显,我们有现成的机制来计算我们在环境中所经历的表现。也许我们使用非常类似的机制来根据别人的经验来计算他们的认知。如果是这样的话,关于他人认知的表征应该与关于环境的表征具有基本相似的属性。这一假说认为,对他人认知的表达就像我们自己的认知一样,应该与环境联系起来,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研究方法 ¶
在这里,开发了一种研究ToM机制的方法,与标准错误认知任务的变体不同,该方法是内隐的,不涉及他人的认知,也不需要行为预测agent会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上做什么。 具体来说,我们使用目标检测任务来研究两个问题。 首先,在成人和7个月大的婴儿中,即使认知与受试者必须执行的任务完全无关,是否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就会自动触发认知计算?第二,关于别人的认知的存储格式是否与我们自己关于环境的表征足够相似,以致这两种类型的表征都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
实验设计: ¶
在实验1中,24名成年人(N = 24)在观看40部动画短片的同时执行视觉检测任务。 如图所示,短片开始时,agent将一个球放在遮挡器前面的桌子上。然后球滚到遮光板后面. 在此之后,根据实验条件,短片可以以四种方式继续:我们的关键操作包括受试者对球存在的认知,以及agent的“认知”,这样,受试者(P+A-)、agent(P-A+),或两者都能(P+A+),或两者都不能(P-A-)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这是通过改变球的最终位置和agent离开现场的时间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受试者看到球停留在遮光板后面或离开,agent在球到达最终位置之前或之后离开现场(导致真/假的认知)。也就是说,如果agent在球到达最终位置后离开现场,他对球的位置有一个真实的认知;如果他在球到达最终位置之前离开了现场,他的认知就是错误的。在每部短片的结尾,agent重新进入场景,遮光板被放下。这四种情况与两种结果配对,即球在遮光板后存在或不存在。受试者被要求一发现球就按下按钮。注意:agent的认知从未被提及,并且与任务无关。
我们将分别从受试者和agent的认知来讨论实验情况:我们预测,当受试者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时,他们应该比不相信时更快地发现球 因此,如果其他人的认知是通过显式过程努力计算出来的,那么agent的“认知”应该不会对反应时间(RTs)产生影响,因为实验中受试者不需要执行认知计算。然而,如果受试者自动计算agent的认知,并以类似于他们自己对环境表征的方式存储它们,那么当只有agent“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时,他们的检测时延也应该更快
我们将实验条件与基线条件进行比较,在基线条件下,受试者和agent(P-A-)都不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因此,没有任何认知表征可以加速反应时间RTs。为了验证我们的范式,我们将这个基线条件下的RTs与受试者和agent都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的条件(P+A+)进行了比较。 结果比较:与基线条件相比: 当受试者(和agent)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时,他们对球的发现速度更快 t(23) = 3.47, P = 0.002(13)。
同样地,当仅受试者(而非agent)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时,他们比基线时更快[t(23) = 3.43, P = 0.002]。 我们的关键比较包括基线条件和只有agent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的条件。
结果显示,当agent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时,受试者的速度比基线条件下快[t(23) = 2.42, P = 0.02]。这表明,他们计算了agent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即使这与他们自己的认知不一致。此外,受试者自己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的情况和只有agent这样认为的情况之间的RTs没有显著差异[t(23) = 0.99, P = 0]。3 3]。因此,两种类型的认知表征加快受试者RTs的程度相似,这一结果与下面一观点一致,即agent认知被存储的方式与受试者自己对环境表征的储存方式类似。
在实验1中,受试者在观看了一个与任务无关的agent出现的场景后,只需发现一个球。
然而,agent的认知对受试者RTs的影响程度与受试者自己的认知相同,这表明,仅仅看到agent就会自动让受试者计算出他的认知,而这些认知的表现和维持与受试者自己的认知类似。
这些结果也可能为过去三十年来的问题提供重要线索,即错误认知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在实验1中,agent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他在球到达最终位置之前离开了现场。受试者可能会即时计算agent的最后一个认知,除非有证据表明agent更新了它,否则他们会将其与自己的认知保持一致。如果是这样,即使在agent缺席的情况下,agent的认知也会继续影响RTs;如果环境发生变化,agent的认知必然会变得错误。
实验2 ¶
用一组新的受试者(N = 24)测试了这个预测。这个实验与实验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gent在短片的最后阶段没有回来;相反,一堆盒子在遮光板降低之前进入了场景。
实验2的结果与实验1相似。当受试者和agent(agent放下遮光板时不在场)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时,受试者RTs比基线条件下的速度更快t(23) = 2.83, P = 0.009
同样,当受试者(而非agent)相信球在那里时,RTs比基线条件下更快[t(23) = 3.2, P = 0.004]。
更重要的是,当只有agent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时,RTs也比基线条件下更快[t(23) = 2.1, P = 0.04]。 因此,尽管当受试者发现球时,agent并不在场,但他的认知继续影响受试者的行为。
综上所述,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表明,当受试者被要求检测到球的存在时,无论是受试者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还是agent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受试者的RTs会更快,无论受试者做出反应时agent是否在场。 尽管这些结果似乎反映了agent认知的计算,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事件顺序的差异可能也会影响受试者的RTs。具体来说,在我们的实验设计中,有些条件要求agent在球到达最终位置前离开现场(导致错误认知),而其他条件要求agent在球到达最终位置后离开现场(导致真实认知)。尽管有其合理性,但对我们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并不支持这种可能性,因为顺序差异(例如,发生在球到达目标位置后的事件数量)并不能预测受试者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RTs(13)。实验3 ¶
旨在进一步证实实验1和实验2中关键条件之间的RT差异是由agent的认知造成的,而不是由条件之间的其他知觉差异造成的。在实验3中,受试者(N = 24)看到了与实验1和实验2相似的短片,除了agent根本没有出现在短片中。相反,一堆固定的盒子出现在所有短片的整个拍摄过程中。然而,所有其他事件(例如,球的运动)与实验1和2相同。因此,在实验3中,被试无法计算出另一个agent的认知(因为没有agent在场)。 受试者测试了与实验1和实验2中不同认知条件但运动轨迹相同的球。如果实验1和2中临界条件的差异是由于知觉差异而不是认知计算,那么实验3应该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因为球的运动是相同的。 相比之下,如果这些差异是由认知计算而不是感知差异造成的,那么实验3中的RTs应该只受受试者自身认知的影响,因为受试者从未见过agent,因此无法计算出agent的认知。 结果表明,当受试者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时,两种情况下的RTs比不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时的RTs更快,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详见(13)。 与实验1和实验2相反,P - b[-]和P - b[+]条件下的RTs没有差异???[t(23) = 0.76, P = 0.45],这与前两次实验中的P - a -和P - a +条件相对应。为了进一步确认RTs在这些条件之间没有差异,似然比分析显示,零假设的可能性大约是备择假设的3倍(13)。因此,当agent不在场时,受试者的RTs只受他们自己关于球存在的认知的影响,而不受其他知觉条件差异的影响。 总之,实验1到3表明,成年人会自动计算和存储其他agent的认知;由此产生的表征似乎与他们自己的认知一样,也同样容易被其他认知过程理解。一旦一种认知被计算出来,它似乎在没有agent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活跃,可能用于未来对代理行为的预测。
实验4 ¶
婴儿观看实验1中的两部短片。在基线条件下,婴儿和agent都不相信球在遮光板后面。我们将这一基线与婴儿和agent都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当遮光板显示没有球时,婴儿在这种情况下比在基线条件下看的时间更长F(1,13) = 5.65, P = 0.03,这表明婴儿的预期调节了他们的外在行为。
实验5 ¶
给出了实验1的关键对比。在这个实验中,婴儿的注视时间在基线条件下和只有agent相信球在遮挡器后面的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短片S1)。当遮光板后面没有球出现时,婴儿在这种情况下观察的时间比基线时长F(1,13) = 7.29, P = 0.01。这表明,婴儿计算了agent的认知,当这个认知没有得到证实时,他们看的时间更长,可能也期待agent会感到惊讶。因此,agent的认知影响了婴儿的外在行为,即使它们与婴儿自己的认知冲突
实验6 ¶
控制了实验5中婴儿注视短片的时长不是受agent的认知影响,而是受在遮光板降低之前发生在短片间的一些视觉差异的影响的可能性。(遮光片放下后,两张照片完全相同。)我们通过重复实验5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在最后没有降低遮光板。因此,婴儿没有看到球是否在遮光板后面,他们自己和agent的认知都没有得到确认或否定。如果实验5的结果是由于视觉差异而不是认知计算,那么实验6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与这一预测相反,当遮光板不降低时,没有观察到差异F(1,13) = 0.05, P = 0.81。
这表明实验5中的差异不是由于短片之间的视觉差异造成的,而是婴儿确实计算出了agent的认知。
实验7 ¶
测试婴儿是否会在agent缺席的情况下保持他人的认知。具体来说,婴儿被呈现在基线条件下(婴儿和agent都认为球不在那里)和只有agent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的条件下。然而,在遮光板放下之前,一堆箱子进入了现场,而不是agent。在实验5中,婴儿比基线条件下看得更长当agent(放下遮光板时不在场)认为球在遮光板后面F(1,13) = 6.75, P = 0.02。
因此,就像实验2中的成年人一样,婴儿似乎会即时计算别人的认知,并在没有agent的情况下保持这些认知。尽管盒子和agent之间没有关系,但盒子可能会促使受试者想到agent及其认知。 然而,即使盒子提醒了受试者agent,我们的结果也只能在受试者计算agent的认知并维持它们的情况下才能解释,即使agent不在场
结论 ¶
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是社会agent的存在就足以自动触发即时认知计算,不仅对成年人,对7个月大的婴儿也是如此。从7个月开始,婴儿就会赋予目标和意图,人类会自动计算他人的认知,并似乎把它们作为环境的替代表征记在心里。因此,至少在我们这样的内隐任务中,其他人的(错误的)认知可以像他们自己的(正确的)认知一样影响婴儿和成年人的行为。 这一发现表明,他人的认知可以像我们自己的一样容易被理解,这对个人来说似乎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可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认知的影响,而这些认知不能可靠地反映当前的事态。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快速获取他人的认知为有效的互动提供可能。 因此,这些计算他人认知的强大机制可能是人类特有的核心“社会认知”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进化出独特的复杂社会结构的认知前提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