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验的梳理



原实验: 每部短片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在不同条件下是恒定的。 第一阶段:蓝精灵将一个球放在挡板前面的桌子上,然后球移动到挡板后面。 最后阶段:蓝精灵出现在屏幕上,站在桌子旁边,挡板向前倒下,揭示了球是否在它的后面。参与者的任务是一看到球就按下按钮。

第二阶段的情节因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①在P+A+条件下,球在agent存在的情况下做了两次移动:从挡板后面滚出,离开屏幕,然后再返回到挡板后面。在最后的球的运动之后,蓝精灵离开了屏幕。 因此,根据心理化的解释,当测试(阶段3)开始时,参与者(P+)和agent(A+)都相信(真的)球在挡板后面。

②在P−A−条件下,球在蓝精灵离开屏幕之前做了三次移动:从挡板后面滚出来,滚回挡板后面,然后滚出来离开屏幕。 因此,根据心理化的解释,参与者(P−)和agent(A−)都相信(真的)球不在挡板后面。

③在P−A+条件下,球进行了与P−A−状态下相同的三次移动,但蓝精灵在最后一次球的运动之前离开了屏幕。 因此,参与者(P−)相信(真的)球不在挡板后面,而agent(A+)(错误地)相信球在挡板后面。

④在P+A−条件下,球做了与P+A+状态下相同的两次移动,当球离开屏幕时蓝精灵在场,但当球回到挡板后面的位置时蓝精灵不在场。 因此,参与者(P+)相信(真的)球在挡板后面,而agent(错误地)相信球不在挡板(A−)后面。

结果显示,在P+A+状态下的反应比在P−A−状态下更快,这表明当参与者根据他们的第二阶段经验认为球在挡板后面时,球被更快地检测到。而关键结果(Kovács等人,2010年)表明,P−A+试验的反应比P−A−试验的反应快。 内隐心理理论解释:当参与者将球在挡板后面的信念归因于agent时,其反应比将球不在挡板后面的信念归因于agent时反应更快。

潜心理化解释: 参与者在P−A+状态下的反应比在P−A−状态下更快,这不是因为P−A+状态下的agent在最后一次球移动时不在场而(错误地)认为球在挡板后面,而是因为在P−A+状态下,发生了一个感知上显著的事件——蓝精灵的再现——发生在最后一次的球运动之后。 这一事件在P−A−状态下延迟而在P-A+条件下立即发生(延迟与立即是相对于最后一次的球移动),很可能在P−A+条件中造成了追溯干扰:对前一事件(即最后一个球的运动)的记忆不良(Pearce, 2008),这将使参与者对球不在挡板后面(此条件下参与者自己对球的位置的信念?)的信心降低,因此,当球出现时,他们的反应速度比P - A -条件下更快。

Heyes建议:为了检验内隐心智化假说与回溯干扰心智化假说,还需要控制最后的球运动和随后的吸引注意力的视觉开始事件之间的间隔。

疑问:在P-A-条件下,最后一次的求移动之后也发生了吸引注意力的视觉开始事件——agent离开现场,这是不是一种追溯干扰呢?并且这样的事件不止一件,还有蓝精灵的再现。如果从追溯干扰的角度来考虑,P-A-条件下参与者对球不在挡板后面的信心应该也降低了。

时间线对比如图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