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确的真信念而否定知识



文献:Nagel, J., Juan, V. S., & Mar, R. A. (2013). Lay denial of knowledge for justified true beliefs. Cognition129(3), 652–661.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13.02.008

论文原文

我们何时自然地把他人看作是知道事情就是这样,而不是简单地相信?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心智状态归属-因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受到了知识的某些核心特征的冲击。根据柏拉图(1990, 339)提出的一个简单理论:知识等同于正当的真信念。被证实的真实信念或JTB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信念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建立在某些基础上的,比如清晰的感知证据或有效的推理,那么它就构成了知识。但Edmund Gettier注意到的一类直观反例(Gettier, 1963),使JTB理论受到挑战。Gettier的反例包括那些被证明是正确的、真实的信念,但在直觉上并没有被视为知识。

从此研究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Gettier案例”。如(改编自Lehrer, 1965): M和两个同事H和N在一间办公室工作。N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告诉M他有一辆福特,给其看了他的福特钥匙扣,并在公司停车场指出一辆福特是他自己的。M相信N有一辆福特……但事实上,N是在装模作样,他并没有车。与此同时,H总是骑自行车上班,假装没有汽车,但家里的车库里却藏有一辆福特。

M知道他办公室里有人有一辆福特吗?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因为H拥有汽车的事实是隐藏的。此外,考虑到N的表现,M对这个命题的信念是正当的。然而,研究者发现,M不知道他办公室里有人拥有一辆福特汽车(Lehrer, 1965;Shope, 1983)。

成年人是否普遍区分了知识和正确的真信念,这是一个问题。一些研究发现,非专业人士可能会判定gettier案例的代理人缺乏知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对这些案例的合理归因进行过明确的研究,因此,知识感知与正确的真信念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对哲学家们所采取的将知识与合理的真信念分离开来的那种情况,对知识和正当化的归因进行系统的探索。

JTB的局限:

正当的真正的信念(JTB)在许多方面可能不能成为知识。哲学界普遍认为,目前没有简单的补充可以添加到JTB条件中,以产生令人满意的知识分析。

Gettier案例涉及到一种直觉上不足以称为知识的正确的真信念;这与认识论中另一组被称为“怀疑压力”案例的特征相似。

在典型的Gettier案例中,主体有可能犯错:M被欺骗。即使错误的风险只是被提及为可能存在,而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也可能直觉上感觉某人缺乏知识(Hawthorne, 2004; Vogel, 1990)。一个经典的Gettier案例涉及一个人通过看一个碰巧停在正确时间上的坏表来形成关于时间的信念:她的信念是真实的,并且是正确的,但看坏表的人似乎并没有真正获得正确时间的知识(Russell, 1948; Scheffler, 1965)。在相应的怀疑压力版本的案例中,规定了这个表其实是在工作的,但是强调了错误风险的假设可能性:读者被告知钟表有时会坏掉,而且主体没有再次检查钟表是否在工作。当以这种方式强调错误的可能性时,看起来看钟的人并不真的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正确性评价:

在评估智能体的心理状态时,不仅可以评估结果(信念真假),还可以评估智能体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的质量。

传统上,对正当性的评估被认为严格适用于行为人思维过程的质量,并独立于其结果(BonJour & Sosa, 2003; Goldman, 1979; Plantinga, 1993)。从理论上讲,看了一眼坏了的时钟并得出错误的时间信念的agent应该被视为与看了一眼正常时钟并得出正确信念的agent有同样多的正当性。但在实践中,评估往往因我们对结果的了解而有偏见。成人心理状态归因的中心偏差之一是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或者说倾向于评价他人,好像他们分享了我们的特权信息和关注(Birch, 2005; Birch & Bloom, 2007; Camerer et al., 1989; Nickerson, 1999)。

Gettier案例与心理状态归因:Gettier案例在观点采择方面面临着特别有趣的挑战。在评估一个盖梯尔案时,我们认识到案件中的代理人所相信的命题是真的,并且代理人以一种从他看来似乎合适的方式进行了推理。同时,我们被赋予了一些关于情境的特权信息,这使得另一种推理方式似乎更加合适。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案例呈现顺序以及问题表述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对Gettier案例的反应。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普通人在面对Gettier案例时,往往会否认知识的存在,这与哲学家的直觉有所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知识的本质以及哲学直觉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本研究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比较人们在面对Gettier案例和另一类被称为“怀疑压力”案例时的反应。怀疑压力案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存在正当理由支持某个信念,但人们可能仍然会觉得这个信念不构成知识。通过这项实验,研究者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普通人在面对这两类案例时的知识判断标准,并探讨这些标准是否与哲学家的直觉相符。

此外,本研究还关注了个体差异对哲学直觉的影响。例如,文化背景、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接受过哲学教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对哲学案例的反应。其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那些更善于理解他人的人(即具有较高的同理心)在面对Gettier案例时,可能更容易将知识归因于案例中的人物。这一结果为我们理解哲学直觉提供了新的视角。

加拿大本科生 238,排除掉未完成调查者及调查中不认真者(速度太快),剩余样本包括208人。其中37名男性,平均年龄21.8岁。参与者自来自不同的种族背景:白人70,南亚人53,东亚人24,拉丁美洲15人,黑人14人,其他32。

所有问卷都是通过在线调查客户端(qualtrics.com)进行的。

参与者要先完成信念和知识调查,然后是同理心和人口统计问卷。在调查结束时,参与者要对其在研究期间的经历进行反馈,包括他们在评估角色信念的正确性时所考虑的因素。

参与者阅读并回答了关于16个短文的问题,随机排列,其中一半是实验性的,一半充当填充。填充物对所有被试来说都一样,包括关于正确和不正确信念形成的多种情景。

八个实验短文由四种故事类型组成:(1)Gettier案例,(2)怀疑压力案例,(3)标准真信念,(4)合理假信念。参与者对每种故事类型的两个版本做出反应。

对于Gettier案例,这两个版本对应于两种略有不同的案例类型,即基于真实证据(代理人没有形成任何错误信念)或明显证据(代理人最初形成错误信念)的案例。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四种故事类型中的一种,以平衡与每个短文(即人物和情境)相关的故事类型。这确保了在每个调查中,每个短文都与不同的故事类型相关联进行测试,同时保持短文的字数不变。

Gettier案例说明了即使有正确的真实信念,也可能没有知识的情况,所以评估参与者是否认为代理人拥有正确的真实信念很重要。因此,参与者被要求评估故事中的关键命题的真实性,故事在屏幕上展示着,旁边还有问题(如,“根据故事,Emma试戴的项链里是什么类型的石头?”)。如果参与者没有正确回答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他们就会被引导到下一个案例,而不会回答任何进一步的问题。

评估参与者对于一个代理人(例如,Emma)的信念状态的理解,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参与者需要通过一个初步的理解筛选测试。通过筛选测试的参与者将回答一系列关于代理人信念的问题。参与者首先要判断代理人是否相信某个关键命题(信念归属;例如,“Emma认为项链上的石头是钻石吗?”)。如果参与者回答“不”,则不会进一步询问关于代理人信念的问题,而是直接引导到试验的最后一个问题(即记忆问题)。如果参与者回答“是”,将被提出两组问题:

(a)关于代理人形成信念的正确性的问题;

(b)是否将知识归于代理人的问题。

信念正当性和知识归因的顺序是交叉平衡的。

信念正确性方面:参与者使用七分Likert 量表来评价代理人信念的正确性(例如,“Emma认为那块石头是钻石有多正确?”),量表从1(完全没有正当性)到7(完全正当)。

在知识归因方面,参与者需要判断代理人是否知道关键命题(例如,“Emma知道那块石头是钻石吗?”)。提供了三个选项:(1) 是,她知道,(2) 否,她不知道,(3) 不清楚——故事中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对于那些回答(2)或(3)的参与者,不会再问关于代理人知识的问题。对于那些回答(1)的参与者,会再提出一个后续问题来进一步评估他们对知识归属的坚定程度:“在你看来,以下哪句话更能描述Emma的情况?

(a) Emma知道那块石头是钻石;

(b) Emma感觉自己知道那块石头是钻石,但她实际上并不知道。

对两组知识归属问题的回答被用来生成序数知识归属得分。回答第一个问题“不知道”的参与者被分类为立即否认知识,并获得0分。回答第一个问题“知道”但在第二个问题中选择了(b)的参与者被分类为延迟否认知识,并获得1分。最后,回答第一个问题“知道”并选择了(a)的参与者被分类为给予最强知识归属,并获得2分。

每个试验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记忆问题,要求参与者回忆故事中的一个具体细节(如,“在你刚读的故事中,艾玛试戴项链时说了什么?”)。参与者可以选择填写空白或选择“不记得”。对于提供答案的参与者,要使用五分Likert 量表(1=完全不确定,5=绝对确定)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自信度评分。作者假设,对故事更投入的参与者可能更有可能给出哲学上标准的回答。

参与者通过填写多伦多同理心问卷(TEQ)完成了自我报告的同理心测量。已有研究表明,TEQ可以预测基于任务的心智推理测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测试-重测信度 (Spreng et al., 2009)。

所有参与者还完成了一份人口统计问卷,其中包括有关年龄、性别、种族和先前哲学培训的问题。

信念归因分数:

为了检验对信念归因问题(如,“艾玛认为项链上的石头是钻石吗?”)的回答是否在故事类型之间有所不同,进行了广义估计方程(GEE),其中因变量是信念否认(编码为0)或归因(编码为1)。观察到故事类型的显著影响(v2 = 32.36, df =3, N = 208, p < 001)。

故事类型之间的后续比较发现,在以下情况下,信念归因于代理的可能性更大(如图1):

(1) 标准真实信念与怀疑压力 ;

(2) 标准真实信念与Gettier案例;

(3) 标准真实信念与错误信念 。

图1

知识归因分数:

为了研究故事类型对知识归因的影响(如,“艾玛知道这块石头是不是钻石吗?”),包括评估归因强度的后续问题,再次进行了GEE分析。知识归属作为因变量,被操作化为一个序数分数(0 =立即否认知识,1 =延迟否认知识,2 =坚定的知识归属)。观察到故事类型有显著效果(χ²=247.97,df=3,N=207,p<.001)。在以下情况下,归因于知识的可能性更大(如图2):

(1)标准真实信念与怀疑压力;

(2)标准真实信念与盖蒂尔案例;

(3)标准真实信念与错误信念;

(4)怀疑压力与错误信念;

(5)Gettier与错误信念。

图2

信念正确性性分数:

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ANOVA(方差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故事对参与者判断信念正确性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故事类型对评分有显著影响(Wilks’s K = .66, F(3, 135) = 22.99, p < .001, g2 = .34)。后续使用t检验(α=0.008)发现,标准真信念案例被评定为比假信念案例、怀疑压力案例和Gettier案例更正当。Gettier案例和怀疑压力案例的正当性评分介于普通真信念案例和假信念案例之间,但彼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5)。这些相似的评分与假设相符,即在这两种类型的案例中可能存在相似的机制,如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偏见

Gettier案例中的真实证据与表象证据:

研究还探讨参与者对于涉及真实证据和表象证据的Gettier案例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们检查了证据类型对主要依赖变量(即信念归属、知识归属和信念正当化)的影响:

在信念归属方面,GEE(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与涉及表象证据的案例相比,参与者在涉及真实证据的案例中更有可能归属信念,其概率高出4.44倍。

在知识归属方面,参与者在涉及真实证据的案例中立即归属知识的可能性比涉及表象证据的案例高2.28倍。

信念正确性方面,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Gettier案例类型之间参与者的信念正确性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个体差异:

研究还探讨了个体差异(如哲学训练、年龄、性别、种族背景以及同情心)如何影响人们对知识归属和信念正确性的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案例类型中,哲学训练对知识归属和信念合理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年龄和性别也未对响应产生显著影响,但在怀疑压力案例中,女性倾向于赋予更多的知识。种族背景在知识归属和信念合理化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主效应,且与案例类型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此外,同情心与知识归属没有关联,但与信念合理化有关,尤其在Gettier案例和标准真实信念案例中。需要注意的是,跨文化相似性的发现可能受到少数族裔参与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评价他人的判断时,我们既可以考察这一判断的内容,也可以考察达成这一判断所采取的路径。通过坏路径获得的真信念,通常不被视为知识。Gettier案例引入了另一个层面的复杂性:一条通常对知识足够好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并不好,即使它产生的信念是真的。由于这些案例分离了经常一起运行的认知评价的维度,它们有可能向我们展示关于这些评价的性质的新东西。人们可能会认为,对知识的直觉属性可以通过对代理人的内部视角和外部环境的评估以一种直接的方式组成。知识在Gettier案件中缺席的直觉挑战了这种简单的组合方法。如果知识和信念的直觉评价之间的真实关系比经典的JTB理论所认为的更为复杂,那么对这些有趣的直觉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说明它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