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时态语言中过去时的时间参考(time reference) 加工:一项汉语体词性语素"了"和"过"的ERP研究



事件的时间参考可以通过语言中的各种手段进行编码。尽管过去已经探讨了时态语言中时态屈折的神经加工,但对于非时态语言中通过体貌来进行时间指称的处理,目前了解还相对较少。本研究调查了普通话说话者如何处理表示过去时间的完成体标记“了”和“过”。通过操纵时间副词和完成体标记之间的(不)一致性,结果表明当它们与未来/不一致的时间副词同时出现时,相比于过去/一致的时间副词,“了”会引起较早的前部负性,而“过”则会触发P600。这些不同的ERP模式表明,普通话中的完成体没有一个单一的机制,而体态如同时态屈折在时态语言中一样,调节着事件与时间参照的关系。

Time reference:时间指称,对过去发⽣的、现在正在发⽣的或将来即将发⽣的事件的感知,通常被认为是⼈类认知的共同功能。 Tense:时,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分为绝对时态和相对时态。 Aspect: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状态,分为观点和情境。 Tense-prominent languages:时态标记的语言,如英语、德语。 Aspect-prominent languages: 体态标记的语言,如汉语(普通话)。

普通话中常用的两个语素: 了: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 /表示动作的结束/ 已经发生的变化 过:表示曾经发生/表示动作的实现/超过了限度

目前关于aspect这一主题的ERP研究较少,且在表达过去时间指称时,“了"和"过"是否应该被同等对待,仍是个争论点,为此,作者展开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