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3



一、原实验问题 ¶

1、实验一没有证据表明有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因为实验一的结果不知道有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可能有,只是被效应更大的一致性淹没了。研究结果支持假设多种机制的预测(例如,Huettig,2015;Hintz,Meyer和Huettig,2017;Pickering和Gambi,2018),其中理解者在不同的时间过程中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源进行预测。

尤其是博罗夫斯基和克里尔发现,参与者最初注视的物体与说话者的身份一致;例如,如果他们听到海盗说话,那么他们关注的是剑和船,而不是魔杖和马车。一旦他们听到这个动词,他们随后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物体(剑)上。我们在实验中没有发现这种结果模式;事实上,文章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参与者最初(即在动词之前)看向物体仅仅是因为它们与说话者的性别在刻板印象上是一致的。

总之,我们使用视觉世界范式证明,理解者在预测语言时会考虑视角,但在预测的最早时刻不会这样做。

实验一:一致性效应的出现略晚于联想效应。因此,结果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听者在预测时考虑了视角,而不是从预测的最早时刻开始(尽管这一结论需要进一步的证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时间差异,是因为视角采择需要认知能力(例如,林等人,2010年),参与者需要时间将透视整合到他们的预测中。

是否可以设计实验证实在预测当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实验一中虽然一致的预测发生得比关联预测晚,但是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很小)

如果参与者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进行预测,那么在collapsed分析中,文章预计对A-CT和A-ICT的注视不会有任何差异,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有一半是正确的(性别匹配试验),而另一半是错误的(性别不匹配试验)。我们没有观察到这种效应模式,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参与者对与A-ICT的注视程度不超过对A-CT的注视程度。然而,参与者最初的预测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自我中心效应被更大的一致性效应所淹没。所以在第三次分析中测试了这种可能性,重点是性别不匹配试验。特别是比较了A-CT和与A-ICT的注视程度,以确定参与者是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阶段。性别不匹配分析表明,参与者没有以自我为中心进行预测。

但是没有出现以自我为中心预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代词I引起的视角采择,并不能够保证一定就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

如果能够得出其实在预测中包含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那么可以说明预测不一定是两阶段的,可能是多阶段的。比如先自我为中心预测——联想预测——一致预测

具体想法:眼动?脑电?在这个实验当中可以不出现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图片,不用代词,语境为弱性别化。

a、实验范式

视觉:

Fig-1

6/9范式

对面为一个机器人,桌面上放上弱性别化的照片,并由机器人声音播放弱性别化的句子,we want to eat a ,由于机器人是不能吃东西的,如果被试这里?

关于代词we的想法:实验二的代词是you,明确提示了被试是采取自己的视角,所以仍旧不能说明是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实验三的视角并不是测试被试自己的视角。所以在实验一当中,代词I的明确,让被试只从说话者的视角进行实验,也就是说,如果在实验一当中能够加上一个视角,而这个视角恰恰就是自动地以自我为中心去预测的话,那么代词We是否可能实现这样的假设?

三个代词I, you,James or Kate;都可以说是外显了视角

而以自我为中心的预测需要能有一个内隐的视角

被试对于代词 we的理解:1、可以是被试自己和说话者 2、可以是两个说话者之间

女性被试—–男性speaker—–tie

如果被试把“we”理解成:被试自己和男说话者,那么对于tie和dress的注视比例没有差别

如果被试把“we”理解成:男说话者内部,那么对tie的注视比例更高,与原实验一致

如果被试把“we”理解成:男说话者和女说话者,那么对tie和dress的注视比例没有差别

具体想法:

文章得出的观点是:双阶段先联想后一致,也就是说被试应该先考虑 wear的语义搭配,之后在第二阶段才是性别刻板印象。这一解释与性别刻板印象快速自动发生的证据不一致(Banaji & Hardin, 1996; Reynolds, Garnham, & Oakhill, 2006)

a实验范式

2、是否可以证实预测的早期理解者会考虑视角。(这跟一阶段假设不一致:一阶段假设认为理解者从加工的最早时刻开始就进行一致的预测),文章这一发现与Heller2016的发现不一致,因为Heller认为视角从处理的最早时刻进行整合。文章认为视角约束自上而下的预测,但不约束理解的自下而上方面。

二、addressees视角 ¶

Damen, D., van der Wijst, P., van Amelsvoort, M., & Krahmer, E. (2018). Perspective-taking in 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 Does stimulated attention to addressees’ perspective influence speakers’ reference production?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0936-018-9602-7

两项实验研究考察了说话人的指称交际是否受益于对addressees视角的明确关注。

两个实验的假设是:说话人被明确指示要考虑接收者的视角时,他们提及privilege信息的可能性会比他们没有被明确指示时更低。第二个实验强化了实验1中使用的视角操作,并研究了说话者的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在视角采择中的作用。

Fig-1

实验1考察了说话人对听话人视角的注意是否影响他们的指称产生。

根据自我中心假设(Keysar等人,1998),自然交际环境(即基线)中的说话者可能将其指称表达锚定到自己的知识和注意力状态,从而增加他们引用特权信息的可能性。因此,文章预计,other-focused发言者,即其注意力明确集中在对话者的角度上的发言者,与基线设置中的发言者相比,不太可能提及特权信息。此外,由于说话者自然会倾向于将其参考产生定位于自己的视角,我们假设,与基线设置中的说话者相比,self-focused说话者,即明确意识到自己视角的说话者,更可能引用特定信息。

同时假设说话人的自我中心锚定会受到仅说话者可见信息显著性的影响。正如Wardlow Lane等人(2006年)和Kaland等人(2011年)所表明的那样,仅说话者可见的显著性会促使说话者无意中提及他们想要隐藏的信息。因此,总的来说,当这些信息对说话者来说是显著的而不是不显著的时候,演讲者会更多地提及privileged信息。由于明确指示自我聚焦的说话者关注自己可用的信息,我们预计这些说话者比没有诱导视角聚焦(即基线)的演讲者更容易受到其私人信息显著性的影响。与在基线设置下进行交流的说话人相比。因此假设,当这些信息对自我聚焦的说话人来说是显著的而不是非显著的时,他们更可能泄露privileged信息。由于其他焦点说话人被明确指示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受话者的视角上,我们希望这些说话人受其自身知识和注意力状态的显著性影响较小。也就是说,与基线设置中的说话者相比,我们假设其他专注的说话者不太可能泄露privileged信息,无论其显著性如何。

该实验包括一个协作参考通信任务,在该任务中,说话者被要求描述相互可见的几何图形,以使受话者能够从四个图形中指出预期的图形。三个相互可见的图形形状不同(例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因此可以通过提及其形状来加以区分。还有一个仅对说话者可见。

说话人的self- 与other-focus是通过明确要求他们在识别目标对象之前考虑自己(自我焦点)或受话者(其他焦点)的视角来操纵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三种交流环境(自我聚焦、其他聚焦、基线)中的一种,每个环境中有30个说话者。通过要求speaker回答旁边电脑屏幕上描绘的视角问题,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聚焦。在自我聚焦环境中,speakers回答了强化其自我中心观点的问题:“你能看到哪四个图形?”。这与另一个焦点设置中的speaker不同,说话者被要求考虑受话者的视角:“哪三个图形对你的受话者可见?”。演讲者通过选择他们私人电脑屏幕上的图形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消除自我聚焦受话者简单地选择所有图形作为对问题的回答的可能性,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示意图中添加了第五个图形。第五个图形的位置和形状在所有试验中都是平衡的。为了研究说话人在自我与他人聚焦的环境中的参考产生如何偏离基线情况,我们将三分之一的说话人分配到一个没有强化自我与他人聚焦的环境中。

参与者面对40个试验,包括20个显著和20个非显著试验。在显著性试验中,仅说话者可见图形与待识别的目标图形形状相似,但在一个特征(大小/颜色)上与该目标不同。在非显著性试验中,可以从两个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上区分特定图形

是一个3×2×2的设计,交际环境(自我聚焦、其他聚焦、基线)作为受试者之间的因素,试验类型(显著、非显著)和对比类型(颜色、大小)作为受试者内部的因素。

骰子决定了哪个参与者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在每次试验开始时,受话者闭上眼睛,而实验者将四张卡片放在桌子上。受话者的眼睛一直闭着,直到说话者辨认出目标。当四张卡片放置到位时,演讲者(a)通过在图形和受话者之间放置遮挡物,将一个图形隐藏在受话者的视线之外。随后,在他者和自聚焦环境中,说话者(b)通过选择受话者可见的三个图形(其他聚焦)或他们可见的四个图形(自聚焦)来回答视角问题。此后,说话者(c)描述了目标对象。演讲者被要求在提到目标物体时看桌子上的四张牌。当听到演讲者提到一个图形时,受话者睁开眼睛,指向他们面前桌子上的预期图形。演讲者随后(d)通知受话者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由于基线设置中的说话者没有面临透视操作,这些说话者只执行动作(a)、(c)和(d)。

第一个实验考察了激发说话者的自我和其他注意力是否会影响他们随后的参考语生成。我们发现,在以他人和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说话者与视角选择未被操纵的说话者一样,可能引用privileged信息。

实验二研究,明确的自我聚焦指示是否可以使说话人比明确指示其关注受话者的视角的说话人更能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指称行为(Wicklund 1975),从而减少自我聚焦说话人泄露其privileged信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