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名称 ¶
Dąbrowska, E. (2016).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ven deadly si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27(4), 479–491. https://doi.org/10.1515/cog-2016-0059
二、研究背景 ¶
认知语言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许多语言学家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研究语言现象,总体来说,认知语言学是一种居于==基于三个中心前提的语言研究方法:语言的功能是传达意义——因此语言学的目标是解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表达来传达意义;语言的描述必须依赖于心理上的真实结构——“对人类语言的描述应该与语言学以外的学科对大脑的普遍认知相一致”;语言从用法中产生——在发展和历史的层面上,语法都是从用法中产生的,因此用法应该是所有语言的中心。
认知语言学自创立以来的四十多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详细描述了许多语言中的各种词汇和语法现象,包括一些很少研究的现象;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意义是如何构建的,语言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们是如何获得的,它们是如何变化的,我们为理解语言加工和损伤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随即而来的是一些问题。
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问题 ¶
(1)过度依赖自省(introspection) ¶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工作非常依赖于内省,许多认知语言学家继续使用他们自己的直觉(或充其量是几个同事的直觉)作为他们的主要数据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原因:二十世纪的语言研究,尤其是生成传统的语言研究,是基于语言学家自己的内省判断,许多语言学家不具备使用其他方法的技术知识。第二个原因是意识形态:一些认知语言学家似乎认为客观方法与认知语言学的精神不相容,认知语言学是非客观主义理论。
但是,这也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精神生活的许多方面是无法内省的,显然,这些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而且某些内省的判断会受到我们知识和信念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错误。这并不是说在语言研究中没有自省的空间。研究人员自己的直觉是假设的极好来源,我们可能想用更严格的方法来测试,并且这在意义研究中特别有用。
(2)不认真对待认知承诺(commitment) ¶
鉴于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语言依赖于与人类认知功能的其他方面共享的机制,你会期望认知语言学家通过诉诸人类认知加工的已知知识来支持他们的分析,尽管认知语言学家高兴地宣称语言依赖于一般的认知过程,但许多人似乎认为他们的工作并不是找出语言如何依赖于一般的认知过程的。以Ron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为例,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自信地假设CG和相关框架在心理上是真实的,甚至从不费心去研究认知心理学。因此,许多认知语言学家对认知承诺的立场最好描述为“相信但不实践”。所以一些关键的问题应该成为焦点,例如,说话者“拥有”一个特定的构式意味着什么,构式知识是如何表达的(例如,它是陈述性的还是程序性的),在实时理解和产生过程中是如何获取的,识解涉及哪些认知过程(以及如何测量它们)。
(3)没有足够严肃的假设实验 ¶
当把一个认知语言学家推到心理现实的主题上时,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所提出的分析“只是一个假设”,关于语言知识的某个特定方面可能会如何在说话者的头脑中表现出来,并且要由其他人(大概是心理学家或心理语言学家)来检验这个假设。但实际上,心理学家对测试语言学理论不太感兴趣。识解(cognitive notion)是认知语言学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大多数试图通过对相同情况的不同解释来解释语言现象的尝试都是基于分析者自己对数据的直觉。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特定的描述事实上是否正确呢?在许多方面,识解操作的认知概念类似于深层结构的生成概念,很难操作,因此很难进行实证检验。所以需要开发出一些操作识解的方法:Bergen et al. 2007; Matlock 2004; Matlock et al. 2004; Tomlin and Myachykov 2015
没有一种理论能提供关于其对象的“全部真相”,研究人员在如何解释语言现象(或任何其他现象)上存在分歧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认知语言学要更接近真理,它不能仅仅提供关于说话者的知识如何在他们的头脑中表达的假设。而是需要从我们的假设中得出可测试的预测,进行测试,并在必要时完善假设。
(4)忽略了个体差异 ¶
虽然认知语言学家在理论上很容易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人很少试图研究它们或考虑它们更深层次的理论含义。因此,我们被告知,特定的表达式X描述了以特定方式解释的场景的特定方面,感觉Y比感觉Z更根深蒂固等等。当然,这种一般性的陈述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研究每一个说一种语言的人的心理表征。但是忽略个体差异也是不行的:1)首先,个体差异在语言中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如果不同的说话者有不同的结构,并在他们的词典中给单词赋予不同的含义,他们如何理解对方?2)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为语言的认知和经验基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某些类型的输入可以促进语言特定方面的习得。这意味着,通过将语言知识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功能和语言经验的测量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开始解开特定结构的认知基础。
(5)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 ¶
认知语言学的目标之一是解释我们的概念系统是如何塑造我们所说的语言的。语言结构受到我们感知和概念能力的强烈制约,但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一点不会受到认知语言学家的异议,但在实践中,他们很少去关注影响语言结构的社会因素。他们才刚刚开始更多地从这个角度参与进来:杜·博伊斯(Du Bois)和其他人关于对话互动的工作、施密德(Schmid)的巩固和约定俗成模型、哈德(Harder)对语言规范的本质和意义的社会建构的思考等。
(6)假设我们可以从使用模式中推导出心理表征 ¶
前面的问题是认知语言学家和生成语言学家共有的,后面两个则是作者从语料库数据里做出的推断。由于语料库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里进行了广泛运用,导致了语言学描述和方法论的显著进步。不利的一面是对基于语料库归纳的理论地位产生了大量混淆。
CL声称我们不能从使用模式中对心理表征做出强有力的推断。例如,假设我们的语料库包含8个话语标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100 tokens of questions,由一个WH单词和一个带空格的从句组成;300个与矩阵从句中各种助动词、名词短语和动词有远距离依存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什么样的结构归因于发出这些话语的一个或多个说话者?
在某些情况下,语料库数据所暗示的东西和我们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时呈现的图片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实验旨在测试关于说话者心理表征的假设。语料库分析对于认知语言学等基于使用的方法来说是绝对重要的。然而,最终语料库只能提供关于项目出现频率和项目共现频率的信息。如果我们想对说话者的心理表征提出主张,语料库数据需要用实验研究来补充。
(7)假设分布等于意义 ¶
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赞同弗斯(1957: 11)的观点,即“你应该通过一个词的同伴来了解它”,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研究,试图通过展示不同的词和不同的词义有不同的分布模式来使语义学更加客观。但是,尽管意义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差异相关,但分布和语义并不等同。即使分布特征确实提供了意义的线索,也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会理解这一特征。分布特征往往相互关联,语料库语言学家使用的大多数统计模型(如回归)都假设预测因子独立变化。因此,虽然分布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意义线索,但充分的语义描述也必须利用其他方法。这些可以包括以系统方式挖掘说话者知识的各种启发技术,例如图片或视频剪辑描述、释义/定义任务、语义相似性判断、原型判断、启发单词关联、列出特征以及分类/归类任务。此外,很可能在未来语义学家将越来越依赖脑成像方法。
四、讨论及其他 ¶
文章期望的是以后能出现更多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而不仅仅依靠认知语言学家的直觉,因此,很多跨学科的实证研究、假设检验应运而生。比如,从事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习得和语言障碍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语料库和实验数据与建模相结合。
基于此,尝试考虑如何设计一个认知语言学相关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