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化:我不是真的在读你的想法



一、文章名称 ¶

Heyes, C. (2014). Submentalizing: I am not really reading your mind.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9(2), 131–143.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3518076

二、研究背景 ¶

心智化是指思考精神状态,如信仰、欲望和意图。心智化使人们能够预测、解释、塑造和操纵彼此的行为,这远远超出了其他动物的能力。因此,理解心智对于理解人类意味着什么是至关重要的。(Carruthers, 2012; Leslie, Friedman, & German, 2004等人主张 心理的本土主义或模块化,并与更多的发展主义或建构主义观点进行了对比,后者强调个人的经验,特别是他们的社会经验,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仔细研究了最近关于成年人内隐心理化的研究,认为迄今为止报告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潜意识心理化(submentalizing)——模拟社会环境中心理化效果的一般目的认知机制。如果这是正确的,它表明内隐心理化的研究并不支持心理理论的本土主义观点,更重要的是,人类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需要心理化。

三、研究问题 ¶

​ 当行为很容易被观察者解释为由于心理化或者不太认为该行为是关于心理状态的语言介导的思考控制的,那么行为者的行为会被认为是内隐心理化。因此,Sally-Anne任务(Wimmer & Perner, 1983)被认为是mentalizing或者 explicit mentalizing,因为被试会用正确的语言回答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回答这些问题。类似地,如果一个成年人在回答有关另一个行为者想要什么或相信什么的问题时条理清晰且不动声色,他就会被认为是外在心理化。相比之下,一个12个月大的婴儿跟随成年人的目光的行为更有可能被描述为内隐心智化,因为婴儿几乎没有语言技能,在回答口头表达的问题时也没有跟随成年人的目光。

​ 那么什么才叫内隐心理化呢?根据文章观点,至少有三种含义:agnostic不可知、contrastive和assertive。如果在不可知论的意义上将行为描述为内隐心理化,只是说,该行为让作者认为行为人正在心理化,但他们似乎不太可能考虑精神状态。而内隐心理化与心理化相反。如果作者用内隐心理化来描述行为,意思是它看起来像心理化,但它不是。行为人正在做他们在心智化时会做的事情,但控制他们行为的认知过程并不代表精神状态。最后,assertive认为内隐心理化是心理化的一种形式;有内隐心理化的agent是在快速地,自动地思考精神状态,而不是缓慢地,被控制地思考。

​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只有当有理由去相信行为是由思考精神状态所控制的时候,行为才构成或者暗示了内隐心理化。作者建议用一个新术语来取代constrastive sense:潜意识化。

​ 成年人内隐心理现象的证据很重要,原因有二。首先,它支持这样一种理论,即人类有两种用于心智化的认知系统:一种是早期发展的、自动的或快速高效的系统(内隐的),另一种是后期发展的、可控的、缓慢而灵活的系统(外显的;今后,Apperly,2011;Apperly & Butterfill, 2009;Butterfill & applly)。第二,它支持以眼动研究为基础的观点,即婴儿有能力心智化(Onishi & Baillargeon, 2005).

​ 在下面的章节中,作者研究了成人内隐心理化的五个主要证据来源。在每一种情况下,他都为结果找出了另一种潜意识解释,作者选择的是能区分内隐心理和潜意识解释的实验

点透视任务被多次用于测试成年人的内隐心理。在每一项试验中,参与者都会看到一张图片,其中有一个类似人的形象,即化身,站在一个面向左边或面向右边的房间里(见图1,a和b面板)。

Fig-1

​ 数字(0-3)在图片之前出现。在自我self测试中,参与者的快速任务是确认这个数字是否与他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点的数量相符。在其他other试验中,参与者的任务是确认这个数字是否与agent所能看到的点的数量相符——化身前面的点的数量。有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点视角任务的主要结果——这个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会进行内隐心智化——表明自我不一致的“是”反应比自我一致的试验慢(Samson, Apperly, Braithwaite, Andrews, & Bodley Scott, 2010)。

​ 这种自我一致性效应提供内隐心理的证据的观点基于两个假设。首先,这种效果是由自动(隐式)而不是受控(显式)过程产生的。这个自动性假设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检验,并被发现是有效的(Qureshi, Apperly, & Samson, 2010;Samson等人,2010)。第二个假设是,产生自我一致性效应的内隐或自动过程是一个代表化身所能看到的过程。因为seeing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状态,一个表示看到的过程将是一个心理过程。自我一致性效应确实是心智化的暗示——但它还没有被有效地验证,以对抗另一种潜意识化假设。

​ 一种看似合理的潜意识理论认为,(A)角色的方向性特征而非执行性特征才是最重要的,(b)这些特征调节着一个代表屏幕一边点数量的过程;它并不将此数字表示为agent可以看到的数字。例如,就像箭头一样,角色的正面特征(前额、眼睛、鼻子等)会自动将注意力转移到屏幕左侧的圆点上,从而增强对圆点数量的处理。在不一致的试验中,左边的数字与屏幕上显示的总数冲突,并根据任务指令并行计算。在给出正确的“是”回答之前,必须先解决这个冲突,因此,响应时间比没有冲突的一致试验要慢。内隐心理解释与内隐心理解释在实验中被试以虚拟形象或箭头作为中心刺激来完成点透视任务,在这些实验中,在人物和箭头条件下获得了相似量级的自我一致性效应。箭具有方向性而非施动性特征,不是心理状态归因的合适目标。因此,箭头在产生自我一致性效应中的有效性支持了内隐心理化假说

​ 研究者会使用被试的口头报告来确认被试正在思考精神状态。因此,如果科学假设不限制内隐思维可能发生的情况,那么就有这样一种情况:内隐思维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点透视任务并不能比其他实验更能证明内隐心智化,这些实验表明眼睛和箭头的刺激会诱发无意识的注意力转移(例如,Guzzon, Brignani, Miniussi, & Marzi,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