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语言


  1. 文献名称
  • Rhodes, M., Cardarelli, A., & Leslie, S.-J. (2020). Asking young children to “do science” instead of “be scientists” increases science engagement in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18), 9808-9814. doi: 10.1073/pnas.1919646117
  1. 论文概述

作者通过一项大型的实验(涉及45所学前班学校、130名教师和1100多名儿童),来测试语言微妙特性的不同是否可以影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参与度,如用身份提示语告诉儿童,科学家是一种特殊、与众不同的人群,而这种思维方式会干扰儿童自身对科学参与度的理解。该实验将老师随机分组,并用小车下坡的实验来教授学生有关摩擦的知识,在实验条件(experimental condition)下,教师们被指导用行动语言,而非身份提示语言;在对比条件(control condition)下,教师们则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通过实验,作者认为在儿童教学过程中,身份提示语言的运用会减少儿童对科学参与的兴趣,而语言上的细微变化足以预测儿童们几天后的科学兴趣和行为。利用这些机制可以促进儿童早期的科学参与。

  1. 方法与问题

文章采用负二项式模型(negative binomial models)进行分析,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干预措施的效果并不因参与者的性别、种族、民族背景等有不同。因此只关注教师使用特定词语描述科学(以行动为中心或以身份为导向的语言)的更为相关、更有参考价值的分析。但读完文章后,我对于其中概念、模型的分析以及图中数据的由来还是有点不能理解。

  1. 观点与启发

文章通过一项实验,告诉读者在儿童期,要尽量避免对儿童教授身份提示性的语言,比如作者认为告诉孩子“做科学”比告诉他们“当科学家”更能激发孩子的科学参与度,提高儿童的科学积极性。因为如果过多的使用身份提示语言,会损害儿童的科学持久性,让他们难以对科学探索产生持续的兴趣。这种措施也能运用于儿童教学的其他方面,无论从家长还是老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身份提示语,而是用行动语言代替,稍稍改变我们对孩子说话或教学的语言方式,儿童就会对科学产生持续的好奇,极大促进儿童的探索进程。但是,本文侧重于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尽管结论里有提到成人在教授儿童时应改变语言方式,但并未进一步探索家长或老师要如何改变言语方式,进而对儿童产生积极和持续影响,这也是以后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