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文献 ¶
Kingstone, A., Kachkovski, G., Vasiyev, D., Kuk, M., & Welsh, T. N. (2019). Mental attribution is not sufficient or necessary to trigger attentional orienting to gaze. Cognition, 189(2019), 35-40.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19.03.010
2.研究背景 ¶
人类生存的基石是相互交流的能力。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信息以口头和非口头的方式传递。研究表明,在非言语信号中,眼睛对于交流至关重要(Argyle & Cook,1976;Kendon,1967;Wu, Bischof & Kingstone,2014)。事实上,人类的眼睛可能对交流如此重要,以至于使得人们很容易观察到另一个人在看哪里(Emery,2000;Kobayashi &Kohshima,1997)。
Friesen 和 Kingstone(1998)进行了说明注视影响交流的早期实验,在计算机屏幕上向被试展示了一张向左或向右看的脸,视觉目标随后出现在脸的左侧或右侧。注视方向和目标位置是随机的。对注视位置(cued)的目标的反应时(RT)比非注视位置短(uncued),表示被试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转移到被注视的位置。
然而,很快就对这种解释提出了挑战,即这种效应不一定代表特定于注视的社会现象。 Tipples (2002) 报告,中心呈现的箭头刺激,指向左侧或右侧,足以触发无意识的定向效应,与注视产生的定向效应相似。尽管随后的研究揭示了注视和箭头定向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差异(Frischen、Bayliss & Tipper,2007),但对中心刺激的自动注意效应并不是生物刺激所独有的,这似乎减小了社会理论范围的注视线索效应。
事实上,研究表明注视线索效应可能会受到被试对线索的心理归因的影响。Nuku和 Bekkering (2008) 向被试展示了一张向左或向右转的面孔,关键是眼睛是睁开还是没睁开,或者被遮住了(胶带或太阳镜)。当面孔无法看到目标刺激时,线索的提示效应会降低(Teufel,2009)。然而,Langton(2009)提出这些研究并不能说明对面孔刺激自上而下的心理归因与注视线索效应有关。其他变量,例如区分线索左/右方向的容易程度,可能会导致注视效应发生变化。
与这一观点一致,Cole、Smith 和 Atkinson(2015)报告,通过在面孔和目标之间放置分隔线来操纵面孔可以看到的内容时,即使分隔线将目标从面孔中隐藏起来,强大的线索效应也会持续存在(Kuhn、Vacaityte、D’Souza、Millett & Cole,2018)。这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即注视线索效应难以掩盖。例如,Driver et al. (1999) 报告,即使注视方向与预测相反,注意力也会不自主地转移以反映注视方向。认知负荷的变化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Hayward & Ristic,2013)。总而言之,注视线索可以转移注意力是显而易见的,但自上而下的心理归因所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
迄今为止,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方法是首先产生注视线索效应,然后试图通过改变被试对面孔的心理归因来减少或消除这一效应。虽然逻辑是合理的,但该方法存在局限性。正如Langton (2009) 所指出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除了心理归因的变化之外,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也会影响注视线索效应。可以改变注视线索效应的因素包括注视方向的可辨别性、反应、线索和目标特征(线索的视觉复杂度/真实性、线索和目标的相对颜色和SOA)。如果对心理归因的操纵影响了这些因素,那么就很难得出结论,线索效应的变化来自于对线索的心理归因。
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不首先产生注视线索效应,然后通过改变对线索的心理归因来减少或消除它(Nuku & Bekkering,2008),创造了一种新范式,需要对线索进行心理归因才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
3.实验1 ¶
被试首先观看一个真人将头向左或向右转的视频,然后视觉目标随机出现在注视和非注视位置。创新的点在于真人的脸被一个面具遮住,后脑勺也被一个相同的面具遮住(图1)。因此,只要转头就会向被试呈现两个相同的面具,一个指向左侧,一个指向右侧。区分面具是通过心理归因(真人会通过面具进行注视)进行的,真人最初面向观察者,然后向左或向右注视。如果自上而下的心理归因触发了注视线索效应,那么在注视位置呈现目标的RT将比非注视位置的RT短。
a.被试 ¶
30名UBC本科生(19-45岁,20名女性)。
b.刺激 ¶
两个面具用松紧带绑在一起,放在演员头的后面和前面。在每个视频中,演员的脸一开始朝向被试,然后平稳地向左或向右转动90°,转动需要4秒才能完成。面具高22.86厘米,宽17.28厘米,内侧面宽11.43厘米。在演员完成转头动作后500毫秒后(研究表明500毫秒是发生注意力转移的充足时间),一个红色目标(直径1.5厘米)出现在中心左侧或右侧21厘米处。红色目标出现在屏幕的右侧或左侧,或者在转动后根本不出现(catch trial)。被试按下按键后或转头完成3秒后,刺激消失。试验的间隔为2秒。
c.程序 ¶
被试用他们的惯用手按下计算机键盘的空格键来尽可能快速和准确地对视觉目标做出反应。如果目标没有出现,被试不用反应。告知被试目标出现在注视位置和非注视位置的可能性相同。
在实验开始时,被试看三个示例视频,是实验视频的扩展版本,包括演员戴上面具的过程。证明确实有一个人戴着两个面具。在观看了大量视频后,被试有机会提出问题。被试完成了100次试验,10%没有目标。
d.结果 ¶
短于100毫秒和长于1000毫秒的RT被排除在外,分别占数据的0.53%和1.3%。对catch trial做出反应的数据占0.12%,也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如果被试的累积错误率> 10%,则将其排除在外。没有被试达到这个标准。
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出现在注视位置的目标平均RT与非注视位置的目标RT没有统计学差异(图2),t(29) = 0.56,p = 0.58 , dz = 0.10,置信区间 (95% CIDS) = -12.84-7.32。因此,实验1的结果并没有表明心理归因就足以触发注视方向的注意力转移。
4.实验2 ¶
在实验1中,演员完成转头与目标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始终为500毫秒。因此,检测注意力转移的时间点仅限于这个时间窗口。在实验2中,线索-目标时间间隔的范围缩小(0毫秒和200毫秒)和扩大(800毫秒)。引入这些额外的SOA来评估注视线索效应中的潜在时间过程。
此外,在实验1中,中心线索的大小和目标的离心率约为通常研究的4倍。实验1选择了较大的尺寸以更接近戴面具者的自然头部尺寸。实验2中的刺激缩小了4倍,因此线索的大小与之前的研究(Friesen & Kingstone,1998)具有可比性。因此,实验2中的SOA分布和线索刺激与过去的研究一致。
a.被试 ¶
三十二名UBC本科生(18-23岁,16名女性)。
b.刺激和程序 ¶
实验1中使用的刺激缩小到原始大小的25%。此外,目标可能出现在头部停止转动后的四个时间间隔后:0 ms、200 ms、500 ms 和800 ms。最后,由于SOA引入了目标何时出现的不确定性,将catch trial的百分比降低到168次试验的5%,超过1000毫秒没有做出反应则为超时。其他程序与实验 1 相同。
c.结果 ¶
数据分析与实验1一致。一名被试因45%的累积错误率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最终样本为31名被试。
将平均RT(图3)进行2(目标位置:有线索,没有线索)×4(SOA:0、200、500、800ms)方差分析。该分析揭示了SOA的主效应,F(3,90) = 24.89,p < 0.01,ηp2 = 0.453,反映了标准的前期效应(standard foreperiod effect)。没有目标位置的主效应,F(1,30) = 0.491,p > 0.4,ηp2 = 0.016,并且没有SOA×目标位置的交互作用,F(3,90) = 0.148,p > 0.9,ηp2 = 0.005。因此,尽管有更广泛的SOA,并减少刺激的大小,但没有证据表明注视线索效应。这种零效应表明对线索进行心理归因不足以触发注视线索效应。
5.实验3 ¶
实验3旨在解决对结论的两种替代解释,一种可能性是注视线索效应如此强大,以至于将面具转向一个位置就会触发定向效果,无论该位置是否被面具中的演员注视。换句话说,实验1和2中的两个面具都触发了两个位置的定向效应,因此,两个位置之间没有RT差异。另一种可能性是,尽管被试有足够的时间来计算演员的注视方向和心理状态(Kuhn,2018),但被试经常将注视方向归因于错误的面具(例如,他们忘记了两者中的哪一个面具在演员的脸和后脑勺上)。根据这个说法,被试很可能将注意力转移到注视位置和非注视位置,因为他们不确定是通过哪个面具进行注视的。同样,最终结果是两个位置的RT相当。
在下面的实验中,说明了这些可能性。为了测试两个面具是否都触发了注意力转移,在上方或下方展示了目标。由于面具没有向上或向下定向,因此永远无法看到垂直目标(上方/下方)。如果注意力在两个面具的方向上转移,那么垂直目标的RT应该比水平目标(左/右)的RT长,因为垂直目标没有引起注意。请注意,即使被试错误地将注视方向归因于错误的面具(忘记了演员正在看的方向),该预测仍然成立。作为对被试是否能记住演员注视的真实方向的直接测试,在最后一个测试模块中,被试报告了演员正在看两个面具中的哪一个。
a.被试 ¶
33名UBC本科生(17-30岁,21名女性和12名男性)。
b.刺激与程序 ¶
刺激和程序与实验2相同,关键区别在于目标可以在左、右、上、下位置以相同概率出现。完成了341次试验,其中16次是catch trail。9次试验最后有一个附加模块,除了检测目标外,被试还向实验者口头报告正在看哪个面具。请注意,由于这个最终模块的双任务性质,按钮的数据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c.结果 ¶
数据分析与之前的实验一致。由于累积错误率超过10%,最终样本量为30。为了确定本实验中是否存在注视线索效应,进行了两项分析。第一项与实验2相同;第二项包括不是线索的垂直目标。两种分析的平均RT均显示在图4中。
在第一项分析中,对目标出现在头部左侧或右侧的试验进行2 (Target Location:cued, uncued) x 4 (SOA: 0, 200, 500, 800 ms)方差分析。请注意,此分析只包括目标位于左侧或右侧的试验。揭示了 SOA的主效应,F(3,87) = 22.69, p < 0.01, ηp2 =0.439,反映了标准前期效应。关键是没有目标位置的主效应,F(1,29) = 0.216,p > 0.6,ηp2 = 0.007,并且没有SOA ×目标位置的交互作用,F(3,87) < 1,p > 0.39 ηp2 = 0.033。因此,该分析的结果与实验1和2的结果一致,没有注视线索效应。
实验3的主要目标:将垂直位置中没有提示目标的RTs与水平位置的提示和没有提示目标试验的RTs进行比较,使用3(位置:水平提示、水平未提示、垂直)×4(SOA:0,200、500、800 ms)方差分析。揭示了SOA的主效应,F(3,87) = 28.29,p < 0.01,ηp2 = 0.494,反映了随着SOA增加,RTs缩短的标准前期效应。至关重要的是,发现了目标位置的主效应,F(2,58) = 83.51,p > 0.01, ηp2 = 0.742,这表明没有提示垂直目标的RT(M = 403;SD = 39.4)比有提示的水平目标短 (M = 433; SD = 40.8), t(29) = 29.7, p< 0.05, dz = 2.09 也比没有提示的水平目标短 (M = 431; SD = 43.7), t(29) = 28.4, p < 0.05,dz = 2.09。与之前一样,有提示水平和未提示水平目标的RT没有统计学差异,t(29) = 1.25,p > 0.45,dz = 0.09。 SOA×目标位置的交互作用接近统计显着性,F(3,87) = 1.94,p < 0.08,ηp2 = 0.063。 RT模式的这种趋势是由于0 ms和200 ms SOA中的垂直水平RT差异比500 ms和800 ms SOA的更大。一系列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在所有SOA上,垂直位置目标的RT比水平位置更短–ts (29) > 4.34, ps < 0.001, dzs > 0.86。这些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面具不会触发对左/右目标位置的注视定向效应。总的来说,这些数据与实验1和2的数据相结合,表明对线索的心理归因不足以触发注视线索效应。
6.实验4 ¶
鉴于在之前的研究中未能观察到注视线索效应,实验4测试了面具线索是否能触发注视线索效应。重复了实验 2(左/右目标),但移除了视频的一个面具。请注意,与经典(箭头)线索范例一样,线索提供向左或向右的方向信号(即,面具朝向左侧或右侧)。因此,不再需要对注视线索的心理归因来产生线索效应。
a.被试 ¶
30名UBC本科生(18-40 岁,25 名女性)。
b.刺激和程序 ¶
刺激和程序同实验2,关键区别在于演员只戴了一个面具(见图5)。c.结果 ¶
数据分析与以前的研究相同。平均RT的ANOVA分析(图 6)揭示了SOA的主效应,F(3,87) = 21.12,p < 0.01,ηp2 = 0.421。目标位置的主效应,F(1,29) = 91.10,p < 0.01,ηp2 = 0.759,表明对有提示目标的RTs比没有提示的RTs短。目标位置和SOA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3,87) = 12.60,p < 0.01,ηp20.303。一系列事后配对样本t检验揭示了除 500 ms之外的所有SOA的显着线索效应(ps < 0.01;dzs > 1.0):500 SOA,t(29) = 0.30,p > 0.7,dz = 0.06,95% CIDS = -8.6 到 11.59。因此,当不需要对面具线索进行心理归因时,会产生显着的线索效应。
这些结果与实验1-3中观察到的结果形成对比,即演员戴着两个面具时没有观察到线索效应。为了确定实验2中的线索效应是否与实验4中的效应不同(两个实验只在面具数量上不同),以实验(2、4)作为被试间因素、目标位置和SOA作为被试内因素。该分析揭示了实验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F(1,59) = 29.13,p < 0.01,ηp2 = 0.331,以及实验、目标位置和SOA之间的三向交互作用,F(3,177) = 5.82,p < 0.01,ηp2 = 0.09。总之,实验4中的经典线索效应与实验2中的效应显着不同。
7.结论 ¶
人眼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通常是关注的焦点。注视线索范式用于评估另一个人的眼睛对观察者注意力分配的影响。虽然注意力都集中在眼睛指向的地方,但心理归因在这种效应中的作用仍然是不清楚的。心理归因是否足以产生注视线索效应?在新范式中,当心理归因是必要的时,不存在社会注意力的转移(即心理归因不足以产生社会注意力效应);而当心理归因不是必要时,社会注意力的转移确实发生了。因此,心理归因对于社会注意力转移的发生既不充分也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