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和eye tracking结合:脑电数据中眼动伪迹的识别、分类和校正



文献:

原文

比较线性回归和ICA这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提出一种算法,以一种自动的方式使用眼动信息客观识别伪迹和IC成分。

要求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不眼动是一种不自然的认知行为,给被试增加了实验任务。

有些眼动会扩展到saccade的开始和结束后的时间段,对这些时间段的数据分析就会出现混淆。一些和眼动无关的实验也会受潜在的威胁,一些小但系统的伪迹会放大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扭曲实验结论。

单一眼动会产生几种不同伪迹,这些不同的伪迹不仅是产生的机制不同,它们的数据和频谱特征上也不同,有不同的方向和大小。因为眼动有不同的位置和大小,过校正和未校正就可能是因为只校正了某个特定的位置。

本文将先回顾不同类型的眼动产生的伪迹,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一个干净的程序有效、客观地校正眼动伪迹。

  1. 降采样。降采样到500Hz和eye tracking数据匹配。
  2. 低通滤波。100Hz
  3. 根据trigger切分数据,和眼动数据同步
  4. 对脑电数据进行目视检查,去掉高峰值噪音(肌肉/明显身体晃动)、眨眼、及其他可识别的伪迹(如,突然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