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摘要 ¶
step1: 4个参数
- 高通滤波
- 低通滤波
- 包含肌源性扫视棘电位( myogenic saccadic spike potentials)的比例
- 基于眼动仪的成分剔除
step2: 用眼动仪评价ICA校正的质量,包括未校正和校正过度
1. 研究背景 ¶
使用眼动结合脑电,产生SRPs和FRPs(扫视、眼动相关电位)。注视的开始时间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注意、认知等过程的自然时间锁定点(time-locking)。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眼动、眼睑的移动、眼部肌肉收缩都会是很明显的挑战。这些情况产生的伪迹不一定比ERP大,但是会和实验条件相关,如果不能完全去除,可能会导致对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
目前有很多校正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ICA,但是ICA对于自由眼动数据的校正没有得到系统评估,ICA很可能在校正中被过度评价了。存在的问题:
- 被校正的数据首先关注的是眼动本身,在连续的数据中小的伪迹很难被识别,对于注视开始时间的平均来说眼动开始时间锁定的伪迹是不稳定的,因为眼动持续的时间不同。
- 自由扫视的试验任务中,被试的眼动可以是各个方向的眼动,这意味着大部分显著的CR伪迹在平均中被抵消了,但是在单个trial中可能仍存在。
- 大部分SRPs和FRPs研究关注的是头部后侧,这部分伪迹不太明显。而面部电极的伪迹会很清楚,可以在ICA前被排除。
对于ICA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
- 如何选择和预处理训练数据。(*预处理比ICA算法的选择更重要。)
- 如何可靠地分类ICs,分成眼部(ocular)vs非眼部。
- 如何量化和最小化神经活动的失真(distortion)。
1. 3种眼部伪迹类型 ¶
视网膜偶极(corneoretinal dipole) ¶
眼跳的时候视网膜偶极也在动,但伪迹的位置不会完全和眼跳镜像对称,依赖于被试注视屏幕的绝对位置,所以在自由注视任务中经常改变。
眼睑 ¶
眼睑移动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小的类似眨眼的伪迹,这种类似眨眼的伪迹在眼跳向上开始,但是在眼跳结束之后会持续大概100ms.
尖峰电位(spike potential) ¶
最难校正的伪迹是尖峰电位,一个简单,高频,二相性的波。在眼跳开始前5-10ms上升(ramp up),在眼跳开始时达到初始峰值。主要峰在面部电极有一个最大的负向焦点(focal negative maximum),但是伴随一个顶骨电极的更广的正向偏转。SP的地形也随扫视的方向变化,但它的主要峰的侧化是和CR伪迹相对的。SP在眼周的侧化比CR少,所以可以解释EOG不能很好地捕捉到这个伪迹。SP的峰值会随着眼跳的大小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是线性的尚不清楚。
SP会影响自由注视任务的SRP/FRP分析:
- 会在时间和频率上扭曲一般的基线时间段。可以把基线时间远离扫视开始时间(-200ms到-100ms),但会减少平均波形的信噪比。这种宽频的伪迹在自由注视任务中很容易扭曲beta和gamma频段。
- SP会使关于眼跳开始时间发生现象的研究复杂化。
- 在自然视觉中,每200-400ms发生一次眼跳,SRP/FRP波的后期间隔会被眼跳的SP污染。(fig6)
2. ICA pipline的参数 ¶
高通滤波 ¶
1-2Hz, 滤波可以帮助移除一些不稳定的信号,满足ICA的平稳性假设。在自由注视中,眼跳和CR等伪迹加起来产生了一个更大的基线偏离(deviation)。
低通滤波 ¶
去掉高频也能提高IC的分解,因为会削弱电磁噪声,和颅-EMG。常用40-45Hz去除高频,但是SP的频宽可能达到至少90Hz,所以本研究的训练数据中会检验40-100Hz的低通滤波。
高估尖峰电位(overweighting) ¶
去除SP的难度在于它的信号能量很小,相比CR伪迹,产生一个很小的振幅,在不同的眼跳方向上有很多不同的地形(topography?),在很小一部分样本中持续,也会在时间间隔中改变地形。已有的研究表明高估会提高眼动校正,特别是SP,但这个方法没有在自由注视中检验过。
眼动指导IC分类 ¶
和EOG不同,眼动提供了准确的眼睛注视位置,独立于EEG,所以可以提高眼动校正。一个用途就是IC分类。
分类的偏差是在扫视和注视2种情况下每个IC成分活动时间窗的变量:如果在扫视间隔方差大,是伪迹;如果注视间隔方差大,是神经信号。所以如果2个方差之比超过1,就是伪迹,小于1就是神经源。(VAR扫视/VAR注视)。
这种判断标准应该有一个合适的阈值,需要检验是否1是最合适的值。
3. 量化眼动的过度校正 ¶
如果ICs遗漏,那么伪迹仍然存在在数据中,也就是未校正;另一种情况是ICA去除了部分大脑活动,也就是过度校正。
发生过度校正是因为,ICA混合了神经和非神经信号,也有可能是实验者不小心去除了神经IC成分。在大部分情况下,很难量化过度校正,因为真实的数据不能用于比较,所以本研究认为眼动可以提供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法,因为眼动可以识别显著的眼球活动的objectively free间隔。眨眼也可以被识别。
4. ICA的基准:多源眼睛校正(Multiple-Source Eye Correction) ¶
MSEC是一种空间过滤器,基于地形定位分离大脑活动和伪迹。与ICA的主要区别在于,伪迹地形不是通过盲源分离获得的,而是通过对孤立的校准扫视的伪迹求平均值来定义的。此外,一组通用的大脑地形由所有参与者相同的偶极子模型定义。这种“替代”脑源模型的目的不是直接模拟任务中的神经活动,而是减少与伪迹地形空间相关的大脑活动的减法(即减少过度校正)。
2. 本研究目的:提高在自由注视中的基于ICA的眼球运动校正。 ¶
3. 方法 ¶
1.pipline 概述 ¶
2个不限制眼球运动的眼动/EEG实验:看情景,阅读。(fig2)
fig1是分析pipline的总结:
- 首先将每个被试的数据进行40个滤波,20个高通滤波频率(0.016Hz~30Hz),2个低通滤波频率(40~100Hz)。不同的滤波后的数据分成epochs为ICA服务。在这个数据基础上,进行2种SP的“高估”。通过对眼跳开始时间进行一个30ms的切分,并且重复追加到训练数据中。
- 在step1产生的80种数据中计算ICA;
- 生成的没有混合的矩阵W * 原始没有滤波的数据X,产生一个IC成分的波形S;
- 用eye-tracker提供的眼动事件去除活动波形眼跳比注视方差更大的IC成分。其中方差使用了10个不同的值(0.6~1.5),每个被试数据有800个伪迹校正版本。
- 用眼动的3个标准比较校正的质量:(1)未校正:眼跳开始时间CR和SP伪迹的振幅;(2)过度校正:识别短的刺激开始时间片段,这些间隔不受眼球活动影响,用这些时间间隔受ICA影响的程度评估。(有没有因为去掉某些IC成分,而改变)
2. 被试 ¶
每个实验12个被试。
3. 场景观察实验 ¶
在灰色的自然风景背景中藏着目标刺激,被试的任务是在图片中寻找一个灰色的盘子,在场景呈现后的内随机位置出现8-16s。被试发现后按按钮结束当前试次。
4.阅读任务 ¶
被试读152个短故事,每个故事2个句子,依次在单独界面呈现,(一个句子一行,一页),第二个句子中有语义相同、违反的单词,预期激活N400。实验控制目标词在被试阅读句子的前面的单词的时候是否parafoveally可见(n+2边界的范式)。
5. 一般方法:刺激&眼球追踪 ¶
500Hz采样率,使用EYE-EEG工具箱处理。眼跳被定义为双眼转动速度超过10ms的间隔,这个阈值设置为所有记录眼速的5个中位数。选择这个低阈值是为了最大化微眼跳的检测敏感性。如果在50ms内检测出有多个眼跳,作者只选第一个,避免将眼跳后的震荡检测成独立的眼跳。
6.一般方法:电生理学 ¶
EEG和EOG用45/63个电极记录,除了固定在眼部的4个EOG电极,是标准的10-10系统。在所有分析中,EOG电极都保留在数据中,和EEG通道一样处理,这一点对检测其他伪迹和眼部ICs很重要。为了2个实验的montages可比较,将阅读的数据也处理成45个电极,和情境实验一致。采样率500Hz,降阻抗到5千兆以下。对数据进行高通滤波,0.016Hz。同步脑电和眼动数据,同步误差小于2ms。
7. 生成不同的滤波-ICA数据 ¶
使用EEGLAB进行高通滤波:不滤波,0.1,0.25,0.5, 0.75, 1, 1.5, 2, 2.5, 3, 3.5, 4, 5, 7.5, 10, 12.5, 15, 20, 25, 30 Hz。
低通滤波:40/ 100Hz。
每个滤波后的数据被epoch成刺激呈现时间前后3s每个的片段 (-200 ~ +2800 ms)。情境任务重,开始时间为图片出现的时间,也是开始寻找目标的时间,生成198个epoch。阅读任务,开始时间为第二个句子开始呈现的时间,生成152个epoch。
移除平均通道电压;为了排除大的非眼部伪迹,拒绝在任何通道中包含极端异常值(>500μV)的片段。
使用上述生成的40个基础数据中的前162000个点训练ICA(80 * 45* 45)
8.overweighting SP ¶
对每个基础数据,创建一个overweight版本,其中SP样本被过度表示。提取所有眼跳时间前后30ms(-20 ~ +10 ms)。这些短的眼跳-locked片段,被中心化(mean-centered)、连结起来,重复地追加到总长324000个点(k = 160)。
9. ICA分解 ¶
EEGLAB,原始记录的源波形 (S)= 训练数据上计算的 80 个未混合矩阵 (W) 中的每一个 * 包含未过滤记录的矩阵(X)。
10. 眼动指导成分识别 ¶
EYE-EEG,10个阈值0.6~1.5(0.1/),计算方差比,眼跳开始的-10ms~眼跳结束
11.评估校正质量 ¶
CR伪迹大小
SP大小
过度校正
数据:上述3个测量值独立进行ANOVA分析,2个被试间水平*高通滤波(20) *低通滤波(2) *overweighting(2)。
4.在新数据上验证 ¶
1.结果 ¶
CR 其他伪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高通滤波,<1.5Hz产生次优性的校正;情境任务,2~2.5Hz之间的滤波是最优的;阅读任务,3~4Hz之间的滤波是最优的。而且,较强的低通滤波(>5Hz)会改变校正后数据中CR伪迹的地形位置,右半球的通道比左半球更负极。过度滤波会扭曲数据,<1.5Hz会把CR伪迹留在数据中。高通滤波对CR有显著影响,低通和overweighting没有影响。
SP校正
高通滤波影响SP校正,SP主要受2个参数调节:1.高通滤波(3Hz或更低),和overweighting有显著交互作用;2.低通滤波,100Hz会提高SP校正,但是仅在高通滤波调节的基础上。
3个参数的组合:高通滤波2Hz, SPs有overweighting,没有低通滤波,两个实验任务的SP伪迹都可以被去除。(2-100Hz,with overweighting)
- 和MSEC的比较
没有显著好于/差于ICA,但是MSEC会较少过度校正。MSEC不能去除SP。
- 阈值的选择
1.1~1.5没有显著差异,1.1是最低的合适的避免过度校正的阈值。
5.讨论 ¶
6.结论与建议 ¶
- 自由注视任务的ICA需要在高通滤波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高通滤波:EEGLAB的FIR,2~2.5Hz,对于阅读任务,最优值应该更高;
- 高于40Hz的频率应该被保留,以提升SP校正;
- 如果SP被overweighting,校正质量会进一步提升;
- 成分识别的阈值是1.1,眼跳开始前-10ms
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训练的Infomax ICA几乎完全去除了眼部伪影,几乎没有神经活动的扭曲,也不需要实验者进行任何主观分类。因为本研究中情境和阅读2个任务的参数相似,所以这个研究的参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自由注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