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Ip, M. H. K., & Cutler, A. (2020). Universals of listening: Equivalent prosodic entrainment in tone and non-tone languages. Cognition, 202, 104311.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0.104311
1.文章概述 ¶
1.背景和目的 ¶
英语和荷兰语中,听者会通过韵律轮廓来预测话语中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韵律焦点在各种语言中具有相似的处理效果。这一策略是否在不同语音系统中都普遍可用仍不清楚。普通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提示的丰富度可能会受语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英语和普通话来确认使用韵律轮廓预测话语重点是否是一种通用策略。
- 可能性
1.汉语听者可能没有能力采取韵律轮廓夹带策略。
2.普通话听众可能仍会采用相同的夹带策略,但是由于词汇音调的存在,他们可以做到的程度可能受到限制。可能因为语调本身对于焦点检测的信息量较少,或者因为听众对语调暗示的使用效果较差。
3.以韵律为重点的提示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普通话听众和英语听众。是一种通用策略。
2.研究过程 ¶
2.1 实验1 ¶
被试 ¶
23个澳大利亚英语母语者;23个汉语母语者,在澳大利亚学习/生活平均1年半。
材料 ¶
2种语言,3种版本:预测高重音(目标词重音);预测低重音(目标词后的词重音);中性(没有重音)
所有实验句中的目标音素都是双唇送气清塞音[ph]。汉语中分为二声、四声。
英语和汉语的实验句长度相当,句子开头和目标词开始的音节数量相当。
过程 ¶
被试被告知实验目的是检查听众的记忆和语言理解能力。需要完成2个任务:
1.认真注意每个句子的含义
2.每次听到目标声音[ph]开头的单词时,都尽可能快而准确地按下按钮。
在测试结束时,被试完成了一项后续识别测试,要求他们判断列表中20个句子中的每个句子是否都来自实验,所有被试得分65%及以上。
结果 ¶
1.反应时间:
语言有显著影响,英语的反应时间快于汉语。性别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语言是唯一的固定因素,被试和句子项目是随机的。
将韵律情境添加到最佳设置控制模型中显示出模型对数似然性的显着提高。英语和普通话,相比预测低重音,对预测高重音的韵律情境的句子中目标音素的RT更快。韵律情境和语言之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
2.句子trials的反应时间
trials本身无显著影响,但trails和语言有显著交互作用,trails和韵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3.声学分析
测量持续时间,平均F0,最大F0,F0范围,均方根(RMS)平均强度,最大强度和强度范围。
普通话的刺激中,高、低重音情境间有显著不同的F0范围,所以目标词前的音节在高重音句子中的F0长于低重音,最大F0也强于低重音,有更长的目标前间隔。英语中,高重音相比低重音,除强度范围外都有较高的值。
语言和韵律情境没有显著交互作用。
4.先验韵律线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英语中,韵律语境与上述任何线索之间都没有显着的相互作用。但汉语中,韵律情境和先验平均强度有边缘显著的交互作用,韵律情境和先验最大强度之间有显著交互作用。
普通话中反应时间比例差异和平均强度/最大强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5.结论
英语和普通话听众对前面音调预示着带有目标的单词的重音的句子中的目标音素的反应都更快。尽管声音数据显示出英语刺激中有更多线索,但在高重音情境下促进RT的程度上,没有语言上的特定差异。在区分韵律性高、低重音情境的程度上,没有跨语言的差异。
但汉语被试的二语环境可能帮助被试发展了非母语的听力策略。
2.2 实验2 ¶
被试 ¶
24个汉语母语者,学英语的程度不同,在澳大利亚生活时间3个月到10年。其中14人参加了实验1.
材料和过程 ¶
和实验1相同。
结果 ¶
参加过实验1的被试和新加入的被试RT没有显著差异。
与实验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验2的RT并未显示预测高重音与低重音的关系。因此,以普通话为母语的人使用英语进行音素检测时,并没有表现出他们用母语表现出的夹带(entrainment)。
如果有韵律情境和强度的交互作用,将说明普通话讲者可以从L1中学到相关的声音提示,并将其推广到L2,即使他们可能仍然难以从L2学习新的相关提示。但是结果表明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高和低重音环境下RT差异的比例与任何被试在澳大利亚的停留时间或他们在识别测验中的分数之间均无显着关联。他们在澳大利亚的停留时间与高低情境条件下的RT差异比例之间也没有显著相关性。在普通话的高低语境之间观察到的RT差异似乎不太可能是由于普通话听众对L2英语暴露程度的影响。
3.讨论 ¶
与之前的英语和荷兰语研究一致,母语为普通话的听众也可以通过语调轮廓来预测即将到来的重音,尽管在汉语中,语音中许多相同的韵律信息还传达词汇声调。普通话听众拥有这种能力不能归因于他们会说有这样策略的第二语言,因为普通话讲者在听英语句子时没有采用这种策略。这些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尽管语音系统存在差异,但在听众的预聚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策略。
鉴于普通话的语调处理优先于大部分语调轮廓,因此可以认为具有词汇音调的语言(例如普通话)对复杂的语调体系的适用范围较小。
L2语音的处理是困难的,为了正确地确定片段的顺序,可能会放弃韵律处理,即使对韵律信息的关注实际上可以显着地帮助理解语音中的重要性。其更大的话语语境。尽管在L1中成功使用了韵律,但该功能负载使被试在实验2中与未能在L2中使用韵律的相似含义相关联。听者能否在L2中应用L1的韵律策略可能取决于他们如何加工非母语的音段和超音段信息的连接。
4.结论 ¶
对当前普通话刺激的声学分析表明,与当前英语刺激相比,韵律提示的范围更窄。尽管如此,前面的韵律情境在每种语言中都以同等程度促进了听众对即将到来的重音的预测。然而,与未能利用L2中的韵律信息的其他证据相一致,普通话听众并未显示(L2)英语中的韵律夹带。尽管提示范围有所不同,英语和普通话的本地处理都在相同程度上使用了夹带这一事实,表明了一种以通用方式运行的整体策略。提示对信息显着性的同时使用和预期使用似乎都是世界各地所有听众的选择。
2.不足的地方和未来研究方向 ¶
1.没有提到不同声调的影响。
2.被试样本量小。
3.对第二语言的韵律处理。是否有更稳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