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Jin, K., & Baillargeon, R. (2017). Infants possess an abstract expectation of ingroup suppor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31), 8199–8204. doi:10.1073/pnas.1706286114
1.文章概述 ¶
1.背景和目的 ¶
人际交往普遍倾向于支持群体而不是非群体。且将个体分到一个最小的群体就会出现这种倾向性。为什么仅仅将其分类为一个最小的群体就足以引起一定程度的群体内偏爱?
1.1可能的原因 ¶
- 激励作用
自尊:被分配到最小群体的个人可能会努力建立对群体的好感,以实现积极的社会认同
同理心:被分配到最小群体的个人可能会对同组成员的困境感到更加同情,因此可能会更有动力去帮助他们。
2.习得规范
社会原因:儿童发现、内化并遵守IGF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认知原因:认知过程有助于将个人归类为社会类别,并了解由同一类别的成员共享的属性和行为。团体认知的概念化结构让儿童能够识别他们社交环境中的群体,并且学习组内和组间的社交模式。
3.进化适应
间接互惠;是一种内隐默认策略,从集体获取个人利益。团体内成员的优惠待遇有助于维持个人的声誉,成为可靠的合作者,因此,既增加了团体将来获得优惠待遇的可能性,又降低了被排斥在团体之外的风险。IGF还可以为团体内成员提供支持,以便他们可以作为潜在的合作者
社会道德期望:组内成员有义务支持该组。组内支持的期望是人类道德认知“初稿”的一部分。
1.2 本文的目的 ¶
检验群体内偏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群体内支持的抽象和较早出现的社会道德期望这一种原因。
2.实验过程 ¶
2.1 实验1 ¶
被试:32个讲英语家庭的17个月大婴儿,随机分成2种实验条件:群体内、群体外。每个婴儿进行3个贴标签试验和一个测试试验。
实验:
贴标签阶段
群体内:18s,进行2轮。3个实验员:E1(右)、E2(中)、E3(左),穿着不同衣服,不提供任何能判断分组的线索。第一轮,E1说自己来自1组,E2说自己也来自1组,E3说自己来自另一组;第二轮,E1、E2同时说“我们来自1组”,E3重复第一轮的话。
群体外(out group):E2宣布自己和E3来自同一组。
- 测试阶段
E3不再测试试验中出现,E3在贴标签阶段帮助建立群体关系。E1在测试试验中,选择4个圆盘,依次摞在一个柱子上,最小的圆盘在E1够不到的位置,但是E2可以够到。E1尝试去拿到圆盘知道铃声响起,E1离开,说“我不得不走,但我会回来”,E1离开画面。
帮助事件:E2拿起圆盘放到E1的盒子里。E2不能放到柱子上,因为可能被解释为模仿而不是帮助。
忽视事件:E2拿起圆盘,放回原位。保证2种事件做相同的动作,只是放的位置不一致。
- 预测
如果婴儿(i)可以使用他们听到的新标签来确定Es的团体隶属关系; (ii)根据对群体内支持的抽象期望,期望E2在E1属于同一组时为其提供帮助; (iii)对E2属于不同组别时是否对E1有帮助,没有特别的期望。
那么在群体内情况下,相比帮助事件会注视忽略事件更长时间,相反,在群体外条件下,两种事件的注视时间相同。
- 结果
1.婴儿2种条件下都非常专注。
2.ANOVA分析:条件*事件
条件有显著主效应,事件有接近显著的主效应(p=0.068);有显著交互作用。
在群体内情况下,相比帮助事件会注视忽略事件更长时间,相反,在群体外条件下,两种事件的注视时间相同。
结果和IGF的社会道德预期一致,简单的言语证据证明E1E2属于同一最小群体,就足够引出群体内支持的抽象预期。
2.2 实验2 ¶
证实实验1的结果。
被试:16个17个月大的婴儿。
过程: 同实验1,区别在于贴标签试验中,E1E2不再同时说,2轮完全相同。
结果:
1.婴儿2种情况下都非常专注。
2.相比帮助事件,婴儿注视忽视事件的时间更长。实验2的群体内条件和实验1的群体内条件没有差异,但是和实验1的群体外条件有差异(F=6.48,P=0.017)
3.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表明,17个月大时,婴儿期望群体内帮助,但是群体外的帮助事件时是可选择的。但是,可能存在的另一种解释是:婴儿通常将“帮助”作为预期,除非个体被定义为“群体外成员”,这种情况下帮助是可选择的。但是已有研究表明,IGF是对群体内成员的优待,而不是对群体外成员的苛待。为进一步证明,进行实验3
2.3 实验3 ¶
被试:16个17个月大的婴儿
过程:和实验2一致,区别在于不提供3个实验员的分组信息。代替“我是XXX”(代表社会身份的固有信息),说“我看到了XXX”(偶然信息)。
预测:如果婴儿通常期望帮助行为,那么除非个体属于不同群体,否则都应该出现和实验1、2的群体内条件一致的结果;相反,如果婴儿只在群体内预期帮助,实验3的结果应该和实验1的群体外条件一致。
同时测试群体内条件下阳性结果的一种低水平给予相似性的解释:被试只是简单地认为E1和E2的陈述相似,进而期望E2帮助E1.
结果:
事件没有显著主效应,被试注视帮助事件和忽视事件的时长一致。
实验3的不分组情况和实验1的群体外条件无差异(条件*事件,F<1);和实验1(P=0.016)、实验2(P=0.011)的群体内条件有差异。
说明在最小群体内的被试倾向于对待群体外和未分组的对象一致。
2.4 最终分析 ¶
ANOVA:比较实验1、2的群体内条件下数据和实验1群体外、实验3不分组数据,来比较忽视事件和帮助事件的注视时长。
事件有显著主效应,实验(群体内实验、非群体内实验)*事件有显著交互作用。
3.讨论 ¶
婴儿接受了一项测试试验,其中一名实验员需要工具帮助才能实现目标,而另一名实验员则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帮助事件)或选择不提供帮助(忽略事件)。当进行标签试验表明这两名实验员属于同一最小组时(实验1和2的分组条件),相比帮助事件,则婴儿会注视忽视事件更长时间。相反,当标签试验表明两名实验员属于不同的最低限度群体(实验1的分组条件)或没有提供有关实验员的团体隶属关系的信息(实验3的无分组条件)时,婴儿在忽略和帮助事件注视时长相同。
结果表明,17个月大,对群体内帮助的抽象期望已经可以指导婴儿关于个人如何对他人采取行动的推理。当一个人需要帮助而最小组中的另一个人在场时,婴儿则期望第二个人支持她的同组成员。当两个人不是同一组的成员时,就没有这样的期望。这些结果加在一起为IGF的社会道德期望提供了证据,该观点认为,对群体内帮助的抽象期望是人类道德认知“初稿”的组成部分。
- 能否用其他原因解释?
- 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婴儿可以将他人的动机和其他心理状态减损,但17个月大的婴儿似乎不太可能将复杂的社交问题归因于自尊(例如,她将帮助其他人,因为她想保持自己的积极社会身份);同理心(例如,她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困境而对另一个成员有所帮助)或声誉管理(例如,帮助另一个成员会帮助她保持自己作为同组成员的良好声誉)。
Baumard,André和Sperber认为,考虑到动摇的风险和机会带来的高昂的认知成本,“在心理机制的层面上,通过真正的道德意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作为合作者的良好声誉。”同样,我们认为,婴儿对群体内不熟悉的个体之间的互动的推理更容易通过对群体内支持的真实期望来解释。
- 如IGF的获得性规范说明所建议的那样,是否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和认知机制逐渐学会这种期望,而不是成为人类道德认知的“初稿”的一部分?本研究结果尽管排除了潜在学习机制的限制,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到17个月大时,婴儿不仅发现他们的社交环境中普遍存在群体支持准则,而且还抽象化并泛化这个规范,以至于仅仅将两个陌生的个体归为同一最小组(而不是不同的最小组或未指定的组)就足以引起这种期望。
2.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样本量小
就社会道德期望和习得规范2种可能的解释进行进一步研究。如果有证据表明年龄较小的婴儿也有团群体内支持预期的话,就会增加社会道德预期的分量。其次,更广泛地探索婴儿对小组内支持的关注也将有所帮助。
群体内照顾和群体内忠诚(loyalty)的影响。
相比群体内帮助的预期,对待群体外成员的态度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