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65年Sutton等发现 ¶
“Science
(二) Oddball实验范式 ¶
对同一感觉通路的一系列刺激由两种刺激组成,一种刺激出现的概率很大(如8%),称为标准刺激;另一种刺激出现的概率很小(如15%),称为偏差刺激。两种刺激出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这样,对被试者来说偏差刺激具有偶然性。令被试者发现偏差刺激后尽快按键或记忆其数目。此时偏差刺激已成为靶刺激,如此可在偏差刺激后约300ms观察到一个正成分,即为P300.
(三)P300与注意、概率、靶的关系:注意效应、概率效应与靶效应 ¶
- 注意实验:只对高频刺激记数(左图实线为靶,右图实线为非靶)。
- 非注意实验:进行视觉加工任务,如困难的词汇判断(左右图虚线皆为非靶)。 结果:
- 注意是产生P300的条件
- P300波幅与概率成反比,靶刺激与非靶都是这样
- 同概率的靶刺激P300>非靶P300
(四)P300的潜伏期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而增加 ¶
- 三项实验,各含有两种刺激,以大小不同概率出现 1.1 实验一实线:判断具体名字是否相同 1.2 实验二虚线:判断名字性别 1.3 实验三断线:判断是否是“刺”的同义词(扎 挑)
(五)P300的源 ¶
尚无结论。头皮记录Pz点波幅最高
(六)P300的理论 ¶
认为P3b代表知觉任务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