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Moriuchi, J. M., Klin, A., & Jones, W. (2016). Mechanisms of diminished attention to eyes in Autism.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4(1), 26-35.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16.15091222
1.背景介绍 ¶
通常来说,解释自闭症诊断的标志之一–对他人的眼睛关注减少的假设有两个,一是注视厌恶(gaze aversion)(ASD认为眼睛具有负面情绪效价,主动躲避他人的眼睛),二是注视冷漠(gaze indifference)(ASD认为他人的眼睛没有具有吸引力或者适应性的信息)。在机制层面上,这些假设是相互排斥的:一个假设基于眼睛的不同和差异意识的反应,另一个假设基于该意识的相对缺失的反应。支持注视厌恶的研究报告表明,自主神经唤醒、杏仁核激活程度增加以及年龄较大的ASD儿童和成人报告的与眼神相关的威胁和焦虑增加,在这个模型中,避开他人的眼睛代表了一种动机相关的退出反应,以防止消极刺激引发的过度觉醒,因此杏仁核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被认为是ASD非典型眼睛注视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支持注视冷漠的研究报告表明,ASD的“社交大脑”系统的许多区域,包括杏仁核通常对社交刺激反应迟钝,特别是注视线索。
区分这两种假设对治疗和对病情的机制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注视厌恶是 ASD 眼睛注视减少的基础,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焦虑药或增加接触他人眼睛的行为干预来解决社交障碍。如果注视冷漠是 ASD眼神注视减少的基础,则旨在提高社会参与度和社交互动的干预措施具有强化价值。
实验 1 ,通过呈现将目光引导到特定位置的目标刺激,直接提示儿童多看或少看眼睛(图 1A、B)。实验 2 ,没有直接提示孩子看眼睛,而是在随时间变化的内隐提示看眼睛期间测量了看眼睛的水平(图 1C、D)。
2.方法 ¶
2.1被试: ¶
平均年龄为 24.9 个月 (SD=7.5) 的 86 名儿童(26 名 ASD,38 名典型发育,22 名非 ASD, 发育迟缓)参与了研究。ASD儿童在性别、实际年龄和非语言认知能力方面与典型发育儿童相匹配,在性别、实际年龄和语言认知能力方面与发育迟缓儿童相匹配。
2.2设备: ¶
在两个实验中,眼动数据是在孩子们观看一位女演员直视镜头的视频场景(描述照顾者的角色,用幼儿指导语对观众讲话)的同时通过暗瞳/角膜反射技术收集的。
3.实验一:对直接提示注视眼睛的反应 ¶
3.1提示对第一次扫视(saccade)延迟的影响: ¶
3.2视觉持续水平的线索后效应: ¶
4.实验 2:对内隐注视提示的反应 ¶
4.1目光注视内隐提示: ¶
4.2内隐提示对眼睛注视概率的影响: ¶
4.3内隐提示对注视密度的影响: ¶
5.结果 ¶
5.1对眼睛注视直接提示的反应: ¶
ASD 和典型发育组在直接提示方面(图 1F)、自由观察刺激的时间( 图 1G)、眼外肌运动的完整性(扫视(saccade)幅度和速度;图 1H、I)方面没有显著组间差异。 第一次扫视的延迟在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图 1J),表明典型发育组和 ASD 组同样能够快速转移视线。
5.2对眼睛注视的内隐提示的反应: ¶
6.总结 ¶
研究了 ASD 中视线减弱的两种机制假设:注视厌恶和注视冷漠。在所有分析中,结果与注视厌恶假设都不一致,证伪了注视厌恶假说。相反,结果注视视冷漠假说一致,表明对他人眼中的社会信号被动不敏感,对非社会、身体线索的完整敏感性。与典型发育的儿童不同,与非社会线索(例如,箭头)相比,ASD儿童对眼睛注视提示没有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或明显的敏感性。这些发现为 ASD 神经病理学的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点。结果表明,在初始诊断时 ASD 的眼睛注视减少不是焦虑相关的反应,它不太可能是由过度觉醒或杏仁核过度激活引起的。由于对眼睛的注意力减少似乎是由于对同种特定社会信号的被动不敏感,观察到的 ASD 杏仁核功能障碍更有可能是由于涉及基底外侧杏仁核的神经网络的非典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