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绪类别的理解:对象的启发



文献:Hoemann, K., Wu, R., LoBue, V., Oakes, L. M., Xu, F., & Barrett, L. F. (2019). Developing an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categories: Lessons from objec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 S136466131930258X–.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9.10.010.

论文原文

1.背景介绍 ¶

目前尚不清楚婴幼儿是何时开始以及如何发展情绪类别的。最近的元分析和评论一致认为情绪类别是抽象的,本文借鉴抽象对象的分类研究,以指导婴幼儿如何学习抽象情绪类别(emotion categories)的假设。研究者思考了一个发展级联(developmental cascades)模型(变量间跨领域和跨时间的关联?多米诺骨牌效应)如何提供机会来理解婴幼儿何时开始以及如何发展情绪类别。

分类是将相似对象或事件进行分组的过程。感知类别很好理解,根据物理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分类,但是,在任何领域都可能需要创建超出感知功能的分类,这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他的分类别成为抽象分类,根据给定情况和背景的功能相似性进行的分类。例如,“食物”是一个抽象的类别,因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之间的区别与文化背景有关(如,在一些文化中蚂蚱(grasshoppers )被当做食物,另一些文化中却被当做害虫。)此外,可以通过灵活的定位对同一对象进行分类:如,蒲公英可以被视为食物(沙拉中)、杂草(花园里)、花(一束野花)。感知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可以进行抽象分类:如苹果被视为零食(烘烤馅饼)、靶子(射击练习)。 研究证据表明诸如“愤怒”之类的情绪类别是抽象(abstract)类别,而不是感知(perceptual)类别,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发展出推断功能特征以形成抽象类别的过程,研究者调查了抽象对象类别的研究,以了解情绪发展如何进行。 本文假设情绪类别及其相关概念本质上是抽象的,提出情绪发展取决于年幼学习者超越身体运动的感知特征和信号以推断功能相似性,创造抽象类别的能力。

研究表明,每一种情绪类别在其相关的生理变化、面部运动和神经相关性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情绪事件的感知特征可能不同(某些恐惧事件会让人感到快乐,而某些幸福事件会让人感到不快),;不同情绪类别在功能上也可能相似(伤心时可能会微笑,开心时可能会尖叫)。 为了处理这种特征变异,科学家们已经不再认为每个情绪类别都是由一组必要(necessary)和充分(sufficient)的特征定义的,而是提出了每个情绪类别都有一个最典型或最常见的实例(原型),它拥有一组共同的特征(感知特征),而其他类别实例则根据它们与原型的相似性进行评分。

图1

然而,即使是在旨在识别假定原型的研究中,也存在大量的类别内变异。研究者观察到的情绪反应变化幅度与以下假设一致:情绪类别是抽象类别,其实例在功能上(但并不总是在感知上)彼此相似(情绪类别是抽象的临时类别,其功能岁情况而变化)。研究者假设个体学会根据在其直接文化背景下被认为功能最强的情况来构建针对特定情况的类别,不希望某一个“核心”功能与某种情绪类别相关联,因此,婴儿必须了解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下创建情感类别时要突出哪些特征和要突出哪些背景。 尽管在变化的条件下学习类别是很困难的,但婴幼儿很容易可以做到(语音学习)。在某些情况下,婴幼儿在面对变化时学习的更好,这表明学习一种抽象的、功能性的规律可能会通过其他特征变化而得到促进。研究者假设,情绪类别是可以学习的,一方面是因为多变的面部运动模式、声音线索、动作、以及来自个体身体和周围外部环境的感官数据,以及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可预测的功能结果。

众所周知,儿童的抽象情绪识别能力在学龄前发展,并一直持续到中学时期。但是,对情绪类别的发展了解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婴儿对高度定型的面部表情。研究表明,4-5个月的婴儿可以根据固定的面部表情识别情绪,也有证据表明,婴儿可以仅根据身体特征(微笑是幸福的表达、皱眉是愤怒的表达)来区分刻板的面部构造((emotional) facial configurations,研究者用这个术语代替了“情绪表达”),尚不清楚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那种这些面孔表示。情绪类别还可以根据心理学特征进行区分(效价),甚至通过新颖性来区分。 还有证据表明,婴儿学会将具有不同特征的事例组合在一起,以推断特定情况下的相似功能或目标,在12到18个月之间,婴儿开始将情感特征与目标或其他功能相关联。研究者认为,为了发现抽象情绪知识是否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情绪发展研究必须超研究问婴儿何时对高度刻板的静态面部结构图像进行分类,而要更广泛地了解婴儿如何学习处理各种可观察的知觉特征,并使用更多的推理,抽象特征,创造和理解高度变量和情境特定的抽象情感类别。

1.4抽象对象分类的发展 ¶

在初生2年中,婴儿学会了推论诸如关联和关系之类的特征(例如,厨房与浴室的物品); 内部的,不可观察的特性; 角色和功能,例如飞行的东西。除了学习如何推断出不可观察的特征之外,年幼的学习者还学习在特定情况下何时进行推断。他们根据背景使用不同的相似性对对象进行分类,并根据给项目添加标签的方式确定最相似的相似性。

图2

抽象对象学习过程时间轴。

2.通过发展级联来学习抽象类别 ¶

婴儿期和幼儿期所处的抽象知识的发展可以理解为跨多个领域的一系列发展级联(cascades),而不是感知到概念上的转变。 首先,婴儿对抽象对象特征的关注是运动能力变化的连锁(cascading)效应所致(婴儿独坐和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为学习新的物体特征提供了机会,映射到简单的感知特征上–人与地面分离要区分哪些是物体,哪些是背景)。第二,婴儿新出现的语言能力为他们发展对象分类提供了便利,那时它们的对象分类都是由是否以及如何用单词标记对象来决定的(同一单词标记的是一类)。认识到某些对象具有共同标签的新兴能力无疑会影响对象类别的发展,婴幼儿可以将单词用作学习知觉不同的对象在功能上相似的有力工具。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对特定于背景的抽象对象功能的关注反映了其语言习得的级联。这些发现提出了一个假设,即他们将功能相似性强加给可感知的情感实例的能力可能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而级联。最后,是与社会伙伴互动的级联效应。社交互动可以在婴儿关心物体和物体特征的方式上引起瞬间和持久变化。婴幼儿对对象的行动取决于社会伙伴的行动和意图,他们在处理对象时对不同类型的对象特征的关注和了解如何反映出社交互动的级联效应。 因此,级联模型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力,使婴儿能够超越有时非常明显的感知相似性并推断出不太明显但在情况上相关的功能性特征的能力不断增强。

3.运用发展级联的方法进行情绪分类学习 ¶

我们假设情绪的发展是由其他能力的动态级联引起的(图2)。如,当婴儿开始独立行走时,他们向看护人搬运物品的次数会增加,以引起共同的注意。这样的反应会导致照顾者以更多的行动指令作出回应,并且可能提供更多关于特定情境的目标和功能的信息,这些目标和功能构成了情绪类别的基础。同样,情感类别的发展级联可能包括语言发展。在第一年中,当婴儿逐渐发展出区分面部轮廓的能力时,他们使用单词将对象链接到感知上相似的组中的能力以及将常见名词识别为熟悉项目的标签的能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在不同情况下观察相同的面部轮廓可以使婴儿推断出不同的情感含义。在12-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开始推断其他人的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情绪类别的发展可能是幼儿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不断增强的一部分,这被称为心理理论(与心理理论相一致)。

4.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

情绪发展级联模型提出了关于情绪类别和情绪发展的几种新颖假设。首先,可以从一开始就将情感类别及其相关概念作为抽象的和临时的来学习。其次,灵活地从感官细节中抽象出来以创建特定的功能类别的能力是其他发展领域(例如空间分类)的基础。第二个假设有效地消除了认知和情感发展之间的界限,从而使有关情感本质的辩论可以从儿童类别学习的研究中受益。发展级联方法的见解与心理和大脑建构论相一致,后者假设情感的体验和感知是通过领域一般性预测过程在大脑中构建的事件。因此,情绪类别和概念与情绪事件并无明显区别,但实际上可能是构建情绪体验和感知的必要条件。级联方法还暗示,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上的个体差异和情感类别中的文化差异不是情感普遍性的调节者,而是情感本质的内在因素,并且是支持情绪发展的过程的内在结果。最后,发展级联方法有可能提出理解情绪障碍的新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