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诱导情绪和物质诱导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文献:Lin, W, J., Lin, J, Y., Li, Z, Y., Wei, R, D., Cai, X, Q., & Mo, L. (2020). Different effects of feedback‑induced emotion and material‑induced emotion on memory. Psychological Research.https: //doi.org/10.1007/s00426-020-01431-z 论文原文

1.背景介绍 ¶

情绪信息比中性信息更容易被记住,这被称为情绪增强记忆(emotionally enhanced memory ,EEM)。一般来说,与中性信息相比编码情绪信息的过程有更多的合并(consolidation)和精细处理,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检索和提取情绪信息。大量研究已证明情感在增强记忆中的作用。但是,以前的研究主要使用情绪材料(emotional materials)来诱发情绪,很少有研究研究中性刺激和情绪事件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记忆。已有的研究表明,情绪材料和情绪事件诱发的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可能完全不同,因此,EEM的效果可能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已有的研究通常使用不同的实验范式,因此,很难比较两种情绪诱导方法对记忆的影响。Bowen认为,被试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励会激发动力(motivation),而随机奖励会诱发情绪,因此,本研究使用随机奖励来诱发被试的情绪。

2.目的 ¶

使用相似的实验范式比较两种诱发情绪的方法对记忆的影响。

3.方法 ¶

在实验1中,来自结果的反馈被用作情绪事件,以探索关联情绪(connected emotions)对记忆的影响。在实验2中,使用情绪材料来诱发情绪,并比较了两项研究对记忆的影响。

72名(39名女性,年龄为20.03±1.84岁),仅参加实验一。

从中国面部情感图片系统(Chinese Facial Afective Picture System)中选取了160张中性面孔,其中80张是男性面孔,80张是女性面孔。随机分为四组:三组是与学习阶段中的正、负和中性反馈条件相关的旧面孔,剩下的一组作为新面孔与旧面孔混合并在记忆测试阶段呈现。在学习阶段,将面孔随机成对呈现(每对性别相同),在测试阶段,随机并分别呈现了三组旧面孔和一组新面孔。

学习阶段:水平放置两张面孔在屏幕上中心焦点的左侧和右侧显示800毫秒,要求被试根据他们的主观感觉来判断面孔的身份(欺骗者(deceiver)或可信赖者(trustworthy))。如果被试选择了左侧面孔,则按F键;如果被试选择了右侧面孔,则按J键。按下键盘后会给出反馈结果。然后,以1400-1800毫秒的间隔呈现下一对面孔。指导语:“在两种情况下,都会出现面孔对。一种情况是两个面孔之一是值得信赖的,另一个是欺骗者。 在另一种情况下,两个面孔都是值得信赖。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判断正确时,在反馈阶段将出现“正确”一词,而判断错误,随后在反馈阶段出现的是“错误”一词。在第二种情况下,“draw”一词将在反馈阶段出现。被试一开始获得100分。当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时,他们可以得到一分。 如果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将扣除1分;如果发生“draw”,则分数不变。 测试阶段:在屏幕中央显示一张面孔,并指示被试判断在学习阶段是否出现了这个面孔。在被试做出回应之前,面孔一直保持存在。之后,以1400-1800毫秒的间隔呈现下一张面孔。

使用SPSS 24.0进行分析。Pr = p(命中,hit)-p(误报,false alarm)。反应时间(RT)代表具有正确反应的试验中的平均反应时间。反馈类型(正,负和中性)为被试内因素,性别(男,女)为被试间因素,进行混合方差分析。最小有效差(least signifcant diference,LSD)用于事后比较。

图1

Pr值的结果表明,反馈类型的主要影响是显著的:在识别任务中,负反馈下的记忆力最差,正反馈下的记忆力最好,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Wittmann等人的研究表明,正反馈条件下的记忆表现明显优于负反馈条件下的记忆表现。)。但是以前的研究无法很好地区分是正反馈增强记忆力还是负反馈抑制记忆力。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正反馈的增强效果和负反馈的抑制效果并存,对于此结果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个是正反馈和中性反馈之间的差异以及中性反馈和负反馈之间的差异都是由奖励效应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中性反馈比负反馈更积极,这导致奖励效果相对于负反馈条件更强;另一种可能性是,在负反馈的情况下,被试抑制了与负反馈绑定的面部刺激的提取,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伤害。在每种反馈条件下,RT之间无显著差异。

66名(35名女性,年龄为19.97±1.86岁),仅参加实验二。

从中国面部图片系统中选取了80张负面面孔,80张中性面孔和80张正面面孔,其中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将情绪面孔随机分成旧(60张面孔)和新面孔(20张面孔)。在学习阶段,面孔随机成对出现(每对中相同的性别和相同的情绪)。在测试阶段,随机并分别呈现了三组旧面孔和一组新面孔。3(效价:正,负,中性)×2(面部类型:新旧)双向方差分析显示:效价的主要影响显著;面孔类型的主要影响不显著;交互作用效应不显著。

学习阶段:按下按钮后未给出任何反馈,其余详细信息与实验1相同。 测试阶段:在屏幕中央呈现一张面孔,并指示被试判断该面孔在学习阶段是否出现,直到被试做出回应。之后,以1400-1800毫秒的间隔呈现下一张面孔。

与实验1不同(新面孔均为中性面孔),实验2中三个条件的新面孔代表三种情绪,并且在这三个条件下的误报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验2中,不仅分析了Pr值和反应时间,而且还分析了命中率和误报率。采用3(反馈类型:正,负,中性)×2(性别:男性,女性)因子对新旧识别的Pr值,命中率,误报率和RT进行混合设计方差分析。LSD用于事后比较。

图2

Pr值的结果表明,效价的主要影响显著:负面面孔的Pr值显著大于正面和中性面孔;正面的Pr值大于中性面的Pr值;性别的主要影响和交互影响并不显著。 就命中率而言,效价的主要影响是显著的:负面面孔的命中率明显高于正面和中性面孔的命中率;中性面孔的命中率显著高于正面面孔。就误报(false alarm)率而言,效价的主要影响是显著的:负面面孔的误报(false alarm)率显著低于正面和中性面孔的误报率;正面和中性面孔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性别的主要影响和交互影响并不显著。 反应时间(RT)结果表明,效价的主要影响是显著的:对负面面孔的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正面和中性面孔的反应时间;正面孔和中性面孔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性别的主要影响以及性别与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 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负面状态下,记忆力最好,其次是正面状态;在中性条件下,记忆表现最差,表明情绪物质有效地促进了EEM。

4.结论 ¶

本研究使用两个实验比较了两种情绪诱导方法对面部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情绪诱发的模式对面部记忆表现的影响完全不同。使用反馈作为归纳方法的实验显示,对于具有正反馈的中性面孔记忆最佳,对于具有负反馈的中性面孔的记忆最差。当情绪材料被用作诱导方式时,负面条件与最佳记忆有关,而在中性条件下观察到最差记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情感语境对记忆的反馈效应与情感物质本身引起的情感效应不同。EEM不能广泛应用于所有情绪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