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Giuseppe Iandolo, Laura López-Florit, Paola Venuti, Michelle J.Y. Neoh, Marc H. Bornstein & Gianluca Esposito (2020) Story contents and intensity of the anxious symptomat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25:1, 725-740. https://doi.org/10.1080/02673843.2020.1737156.
1.背景介绍: ¶
叙事是思想交流的途径(avenue),交流和分享现实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对话(Conversational)叙事是孩子分享经历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支持情感依恋(emotional attachment)和社会关系发展。讲故事(Storytelling)需要协调多种不同的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包括情感和社交技能,以及对事件结构的了解和记忆,叙事的凝聚力(cohesion)、执行计划和心理理论。对自闭症儿童的叙事研究发现,ASD儿童的叙事往往更短,语法上更不复杂且连贯性更低。ASD儿童叙事的其他特征包括:(a)难以采用外部的观点,难以介绍个人经历和因果关系;(b)解释人物心理状态的倾向较低;(c)较少使用对故事的记忆来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组织一个连贯而紧凑的叙述;(d)较少使用人称代词,时间和指称表达方式。他们的故事还包含较少的评价(evaluative)。总而言之,ASD个体在以下叙事领域中存在缺陷(i)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内部语言结构,包括产出(productivity)和语法(grammar),(ii)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整体内容和层次组织;以及(iii)内部状态(state)语言-描述角色的感知,情感和思想的词汇。 关于ASD叙述障碍,有以下三种说法:ASD个体的心理理论(ToM)缺陷;ASD的认知改变被认为是由执行功能(计划、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灵活性)的困难引起的;最近情景式的(episodic)未来思维和心理(mental)时光旅行的困难与自闭症患者的叙述模式有关。
2.目的 ¶
(i)从叙事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和比较两组(ASD与TD)的故事; (ii)研究不同年龄和行为背景下(家庭,学校和自我认知)的儿童的叙事结构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3.方法 ¶
3.1被试: ¶
ASD1级:25名;TD25名,5-18岁,均为男生。
3.2假设: ¶
1)故事的结构(内聚(cohesion)和叙事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因为这与被试的语言成熟度和词汇量有关。 2)在故事的叙事衔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ASD组故事中出现的命题(propositions)和情节(episodes)数量高于TD组。 3)ASD小组和TD小组的故事内容有所不同。ASD小组的故事将表现出更多的人物适应性和适应不良行为、更多的问题,以及较少使用家庭外部环境作为故事的背景(setting)。 4)ASD组中存在的不同故事内容可能与更多地暴露于经验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关系和行为困难的表现有关。
3.3评估工具: ¶
ASD组接受了雷诺兹(Reynolds)RIAS智力测验、SENA儿童和青少年评估系统(提供不同背景的行为信息)以及熊家庭投射测验。 TD组接受了Wechsler智力测验:WPPSI-3和WISC-IV,Achenbach的CBCL 4/18多信息问卷(提供不同背景的行为信息)和Bears Family投射测验。 Bears Family投射测验:提供一组小娃娃和来自拟人(anthropomorphic)熊家族的戏剧性材料,持续10分钟,然后让儿童在5分钟的期限内讲一个故事。通过录像和文字转录来分析叙事的形式(命题(propositions的数量)、片段、叙事衔接指数和叙事结构)和内容(有问题和无问题的事件数量、角色的使用和位置、角色之间的正负关系的数量、由故事角色在运动(motion)中设定的适应和不良适应行为的数量)。
4.结果 ¶
两组首先通过等效(equivalent)年龄(语言,总智商),性别,社会经济水平和叙事凝聚力指数进行匹配。 就“熊家庭投射测验”故事形式(form)而言,两组的凝聚力水平和故事的叙事结构没有显著差异。ASD组和TD组之间在时间年龄上有显著差异,但在等效(equivalent)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考虑到ASD群体中有部分语迟的儿童,因此等效年龄是更合适的指标。 为了检验假设1,计算了叙事结构与内聚力(cohesion)之间的相关性,仅在ASD组中发现时间年龄和等效年龄与叙事结构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而TD组则没有显著相关性。TD组的叙事结构和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还发现年龄(时间年龄和同等年龄)与结构和凝聚力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故事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 对于假设2,ASD组讲述的故事的命题(t = -2.53,p = 0.05)和情节(t = -3.28,p = 0.02)明显更多。 对于假设3,故事的内容上,与TD组相比,ASD组中除了与问题解决频率更高相关的高度可变性、攻击行为、规则拒绝行为外,还更多地使用了适应行为,较少使用家庭外部环境作为故事的背景。 计算了故事形式指数与故事内容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数与言语、非语言和总智商之间的相关性:在ASD小组的故事中,故事呈现的命题和情节越多,记录下来的故事就越具不有适应性,拒绝行为、拒绝规则以及家庭外部环境的使用就越少;在TD小组的故事中,故事呈现的情节越多,记录的故事情节就越能适应行为、解决的问题以及家庭外部环境的使用就越多。TD组的故事中的命题数量仅与适应行为和已解决的问题数量显著相关;ASD组言语记忆指数(RIAS)、故事中的情节数目与家庭(house)作为故事背景的频率之间正相关。在TD组中,语言智商(WISC-IV)较高时,不清楚的设置(settings)较少,并且不清楚的字符较少。 为了检验假设4,计算了从SENA问卷得出的焦虑症状与ASD组故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最能代表ASD小组故事的内容元素(自适应行为、激进行为、频繁出现的问题和对规则的违反)与焦虑症状的程度显著相关。
5.结论 ¶
由于匹配条件的不同,预计在故事形式上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尽管发现两组的内聚力(cohesion)指数与时间和等效年龄之间显著相关,但叙事指数与时间和等效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仅对ASD组有意义。因此,结果仅部分证实了假设1。尽管在内聚力(cohesion)和叙事结构上没有差异,但相对于TD组,ASD组的故事倾向于以更多的命题和情节呈现更多的单词,从而证实了假设2。与先前的熊家庭投射测验研究一样,两组的内聚力(cohesion)和叙事结构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语言和词汇技能的提高而增加。此外,在ASD小组中,言语记忆能力与故事情节数量之间正相关。故事内容方面ASD小组的故事表现出人物的更多适应性行为,并且考虑到主题之间的高度可变性、更频繁的问题、攻击性行为、拒绝规则以及较少使用家庭以外的外部环境作为故事的背景,证实了假设3。这些最能代表ASD组的故事内容的特征与被试自身、家庭成员和学校所表明的焦虑症状的程度有关,这也证实了假设4。结果还表明,“熊家庭”故事的内容与不同背景(个人,家庭,学校)中的焦虑经历、行为和症状有关。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可以从故事内容的关键特征观察到儿童自闭症的内部表现。因此,叙述可以用来检查这些表现形式,并作为识别可能患有焦虑症的ASD儿童的可能途径。